[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增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6123.3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5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潘佳;夏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芳 |
地址: | 23203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柱 本实用新型 钢结构建筑 增层结构 支撑部件 钢屋架 提升梁 穿过 屋面 顶面 管架 立柱 建筑施工领域 孔洞 施工安全性 电动葫芦 两端焊接 施工进度 限位作用 对齐 上端 标尺杆 柱顶部 钢柱 同轴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增层结构,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建筑的增层结构包括管架柱、支撑部件、提升柱、提升梁、电动葫芦、钢屋架、钢标尺杆、钢柱。所述支撑部件固定在管架柱顶部,两个提升柱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支撑部件顶面,另一端分别穿过钢屋架的顶面并与提升梁的两端焊接。本实用新型的提升柱与立柱同轴,提升柱的上端穿过屋面上供其穿过的孔洞,提升时提升柱对屋面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提升作业的精确度高,方便后续新增的立柱对齐、安装,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费和机械台班费,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增层结构。
背景技术
在常见的扩能改造工程中,原有管廊中的管架内已经铺满了工艺管道,扩能改造后增加的管道在原有管廊内已无位置铺设。为此,需要将原有管架再增高一层,将扩能改造后增加的工艺管道设置在增加的层高上。但是,在钢结构建筑中,原有的管廊顶部设置了钢结构屋面系统,这就需要将管廊顶部的钢结构屋面先拆除,然后再将管架升高,待管架升高后再恢复钢结构屋面。通常,这种管廊升高采用的施工步骤是:拆除屋面瓦、拆除钢檩条、拆除钢支撑及钢屋架、在原管架柱头上安装增加的钢柱及钢梁(即管架增高的一层)、恢复安装钢屋架及屋架支撑、恢复安装钢檩条、恢复安装瓦屋面。
这种常规的施工方法需要较大的场地堆放拆下来的钢结构,拆除过程中有可能造成部分构件损坏,且工期较长并需要支出大量人工费和吊车台班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拆除、可整体提升的钢结构建筑的增层结构及增层方法,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提升过程稳定,对屋面的限位效果好,可以提升的高度大,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费和机械台班费,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建筑的增层结构包括管架柱、支撑部件、提升柱、提升梁、电动葫芦、钢屋架、钢标尺杆、钢柱,支撑部件固定在管架柱顶部,两个提升柱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支撑部件顶面,另一端分别穿过钢屋架的顶面并与提升梁的两端焊接,提升梁中部系挂电动葫芦,电动葫芦与钢屋架连接,钢标尺杆焊接在管架柱顶部一侧,钢柱作为增高的钢柱焊接在管架柱的顶部;其中,
当管架柱顶部没有纵向管架梁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前后面箍板、侧面箍板、螺栓、角钢、钢牛腿,前后面箍板分别紧贴在管架柱的前后两个面上,前后面箍板外侧等高位置均焊接有水平向角钢,前后相对的角钢通过一组与其垂直的螺栓紧固,侧面箍板焊接在前后面箍板之间并与管架柱的两个侧面紧贴,钢牛腿焊接在侧面箍板上,提升柱焊接在钢牛腿上;
当管架柱的顶部有纵向管架梁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锚栓、钢板,管架柱两侧的纵向管架梁顶面采用锚栓植筋,钢板通过锚栓紧固在梁顶面,提升柱焊接在钢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建筑的增层结构充分利用原建筑结构的立柱和横梁,在原有的立柱和/或横梁上支设提升柱的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提升柱与立柱同轴,提升柱的上端穿过屋面上供其穿过的孔洞,提升时提升柱对屋面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提升作业的精确度高,方便后续新增的立柱对齐、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钢屋架的顶面供提升柱穿过的孔洞处垂直安装有套筒,套筒与钢屋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提升柱从所述套筒中穿过,套筒的内径与提升柱的直径匹配。
在屋面孔洞处安装套筒,套筒与钢屋架顶面固定后,可以对提升柱更好地限位,防止钢屋架水平偏移,还有利于使提升柱在孔洞内的滑动更加平稳,使整个提升操作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钢牛腿由水平面板和垂直立板组成,垂直立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垂直向宽度等于螺栓的直径,所述凹槽的水平向深度≥螺栓的直径,螺栓穿过凹槽并卡紧。
进一步地,所述前后面箍板上各焊接两条角钢,侧面箍板外侧各有两条螺栓来紧固角钢,钢牛腿的垂直立板上设有上下两个凹槽,每个侧面箍板外侧的两条螺栓分别穿过上下两个凹槽并卡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61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加固混凝土双向板的FRP新型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墙体多位破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