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型缓冲装置的建筑垃圾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5850.8 | 申请日: | 2018-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1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袁煜;李德顺;张丽伟;王海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初特设备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10 | 分类号: | E04F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装置 建筑垃圾 垃圾管道 固定部 倾斜部 水平部 新型缓冲装置 一侧边缘 本实用新型 冲击动能 垃圾通道 上下连接 使用寿命 水平设置 橡胶材质 垃圾 缓冲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缓冲装置的建筑垃圾通道,其中,所述建筑垃圾通道由多个垃圾管道上下连接组成;所述垃圾管道的底部设置有橡胶材质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依次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部、倾斜部及固定部,所述水平部为水平设置,且所述水平部的一侧边缘连接所述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一侧边缘连接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垃圾管道的底部上。通过这些缓冲装置来,将垃圾的冲击动能一级一级的减弱,经过N级的缓冲,垃圾到达底部的冲击将会变得非常小,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了垃圾通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新型缓冲装置的建筑垃圾通道。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管道使用至今,一直都没有有效的缓冲装置来缓解建筑垃圾坠落时的冲击动能。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之字型缓冲节,是利用垃圾管道本身人为设置一个拐弯,利用这个拐弯节点,来减缓垃圾下落的动能。这种缓冲有很多的不足:
1.垃圾管道的拐弯,意味着垃圾对此处的冲击是最大的,因此工人操作不注意,投入很大很重的垃圾,就会撞碎此处的拐弯处,那么整个垃圾管道系统就成为一个致命的危险点,垃圾会从几十米,几百米的高空坠落。
2.非常容易引起垃圾的堵塞,管道的拐弯意味着垃圾的下落路线有个突然的改变,垃圾的速度在此处减缓非常容易引起垃圾在此处堵塞。另外拐弯的结构限制了垃圾管道不能投放长条的垃圾,长条状垃圾极易在此处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管道无法有效进行缓冲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可以使得垃圾安全顺利的通过管道并落到楼下的具有缓冲装置的建筑垃圾通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新型缓冲装置的建筑垃圾通道,其中,所述建筑垃圾通道由多个垃圾管道上下连接组成;所述垃圾管道的底部设置有橡胶材质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依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部、倾斜部及固定部,所述水平部为水平设置,且所述水平部的一侧边缘连接所述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一侧边缘连接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垃圾管道的底部上。
进一步,所述倾斜部与所述水平部的夹角为钝角。以便垃圾通道内的垃圾在遇到一个缓冲装置时,可以到达两次的缓冲。
进一步,所述水平部呈方形,所述倾斜部由梯形部及弓形部一体结合形成,所述水平部的一侧边缘连接所述梯形部的下底边缘,所述梯形部的上底边缘连接所述弓形部的弦边缘;所述固定部为沿所述弓形部的弧形外边缘设置的弧形固定部,所述弧形固定部呈竖直设置。
进一步,所述水平部的最外边缘至所述固定部的垂直距离不大于所述垃圾管道底部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多个垃圾管道包括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一垃圾管道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垃圾管道下方的第二垃圾管道;所述第一垃圾管道的底部的缓冲装置与所述第二垃圾管道的底部的缓冲装置呈上下交错排列设置。从而使得通过缝隙掉落且没有受到缓冲的垃圾,在下一个转换角度设置的缓冲装置处会受到阻挡,也会使得下落的动能减弱。
进一步,所述第一垃圾管道及第二垃圾管道均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管道,所述固定部固定贴合于所述垃圾管道的底部外侧。
进一步,第一垃圾管道的底部的缓冲装置处于所述第二垃圾管道的顶部内部。由此,可以使得缓冲装置处于建筑垃圾通道内部,防止了垃圾外泄。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垃圾管道的底部外侧。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垃圾管道的底部设置有对应所述螺栓孔的管道孔,所述固定部通过螺栓、所述螺栓孔以及管道孔固定到所述垃圾管道的底部。
更进一步,所述水平部、倾斜部及固定部为一体固定成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初特设备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分公司,未经青岛初特设备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58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型预制包立管
- 下一篇:防撞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