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性LED负离子灯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1355.X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0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多力浦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毛凯 |
地址: | 315145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离子发生器 负离子灯 恒流电路 整流电路输出 控制电路 整流电路 负离子 输出电流保持 正极 本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 电路稳定性 交流电转化 输入端并联 输入端连接 空气净化 直流电 恒定电流 负极 电流源 恒定的 下开启 预设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性LED负离子灯控制电路,包括:负离子发生器,用于当LED灯开启时产生负离子;整流电路,用于把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恒流电路,用于LED灯的输出电流保持预设恒定的电流源;LED灯;负离子发生器和输入端并联连接,以及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输出端的一端的LED灯的正极相连,整流电路输出端的另一端和恒流电路的一端相连,恒流电路的另一端接LED灯的负极。采用本控制电路控制LED负离子灯,能保证LED灯在恒定电流下开启时通过控制负离子发生器开启,产生负离子;电路稳定性高,设计简单,并能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电路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性LED负离子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负离子”亦称负氧离子,它是一种带电的微粒,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它不仅使空气格外新鲜,还可以杀菌、除尘和防疫疾病传染,当空气中负离子浓度较高时,能抑制多种病菌的繁殖,降低血压和消除疲劳,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因而人们将空气负离子比喻为“空气中的维生素”,在国外,评价空气中的第一指标就是“负离子”的含量。
灯作为照明用具,是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将负离子与照明灯具结合起来,那么在照明的同时即可享受负离子带来的健康。
现有的负离子灯采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在灯照明时,通过节能灯中间微型负离子发射器,瞬间释放高浓度的负离子,在灯光照明下,均匀地扩散到空间的每个角落,当负离子与空气中的病菌细胞结合后,使细胞内部能量转移结构改变,导致其死亡。并使空气中漂浮的苯、甲苯、甲醛、烟、尘、花粉等吸引颗粒物集聚而自然沉降,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负离子灯所采用的产生负离子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电路的稳定性差,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线性LED负离子灯控制电路,该电路较现有LED负离子灯控制电路,电路设计简单,安全,以及稳定性好,能够保证LED灯的输出电流是在恒流状态下进行工作,并且设置有熔断器,也能进一步地保证电路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性LED负离子灯控制电路,包括:
负离子发生器,用于当LED灯开启时产生负离子;
整流电路,用于把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恒流电路,用于LED灯的输出电流保持恒定的电流源;
LED灯;
负离子发生器和输入端并联连接,以及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输出端的一端的LED灯的正极相连,整流电路输出端的另一端和恒流电路的一端相连,恒流电路的另一端接LED灯的负极。
进一步地,整流电路包括:桥式整流元器件DB1,电容C1、电阻R1;
桥式整流元器件DB1的2端和4端分别和负离子发生器的两端连接,桥式整流元器件DB1的3端接电容C1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以及LED灯的正极,桥式整流元器件DB1的1端接电容C1的负极、电阻R1的另一端以及恒流电路的一端,并接地。
进一步地,恒流电路包括第一恒流芯片U1、第二恒流芯片U2、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
电阻R2和电阻R3并联,电阻R2和电阻R3并联后的一端接地,电阻R2和电阻R3并联后的另一端接第一恒流芯片U1的REXT引脚,第一恒流芯片U1的GND引脚接地,第一恒流芯片U1的OVP引脚和OUT引脚接LED灯的负极;电阻R4和电阻R5并联,电阻R4和电阻R5并联后的一端接地,电阻R4和电阻R5并联后的另一端接第二恒流芯片U2的REXT引脚,第二恒流芯片U2的GND引脚接地,第二恒流芯片U2的OVP引脚和OUT引脚接LED灯的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多力浦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多力浦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13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