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棚式正面保护安全气囊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50623.6 | 申请日: | 2018-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8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丽;杨涛;王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214 | 分类号: | B60R21/214;B60R21/239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气 气袋 智能排气 引燃式 顶棚 本实用新型 气体发生器 安全气囊 正面保护 汽车被动安全 安全线 发生器支架 内部压力 气囊展开 全面保护 压力超过 周边环境 保护气 缝合线 遮阳板 气囊 车内 减小 壳体 支撑 断裂 侧面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被动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顶棚式正面保护安全气囊,包括气袋、气袋壳体、气体发生器、发生器支架,气袋包括气体导气部分和支撑部分,气体导气部分设置在气体发生器与支撑部分之间,气体导气部分的侧面设有引燃式智能排气结构。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引燃式智能排气结构,气体导气部分内部初始阶段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引燃式智能排气结构打开,以降低气袋内部压力,减小气囊展开时对遮阳板、顶棚及周边环境件的冲击,同时,止燃安全线保护气袋缝合线,避免其断裂,保证气囊的有效性,为车内乘员提供有效的全面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被动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顶棚式正面保护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度和智能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车内空间的运用是汽车设计者重要考虑的设计指标。目前,被动安全行业内出现了顶棚安全气囊装置替代传统安装于仪表台内的驾驶员气囊,其优势在于:完全释放了仪表台,充分利用顶棚与顶梁之间的空间。但由于顶棚式正面保护安全气囊安装于顶棚与车身顶梁之间,在展开过程中会对遮阳板和前挡风玻璃产生较大的冲击,这是目前顶棚气囊开发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专利US20050062262A1中公开了一种顶棚式乘员安全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安装于乘员上方顶棚中,包含气体发生器、气袋和气体发生器壳体。当气囊工作时,气体发生器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经过气体发生器壳体的导向,对气袋充气,使气囊顺利展开,以达到保护乘员的功能。该气囊装置通过气体发生器直接对气袋充气,气体发生器的利用效率较高,零部件少,成本低,但没有考虑到气囊展开时对遮阳板的冲击,在气囊展开时,遮阳板受到猛烈冲击,存在直接脱落、对乘员造成伤害的风险。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顶棚式正面保护安全气囊,解决气囊展开初始阶段对遮阳板、顶棚及周边环境件的冲击问题,并且为车内乘员提供有效的全面保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顶棚式正面保护安全气囊,解决气囊展开初始阶段对遮阳板、顶棚及周边环境件的冲击问题,并且保证气囊对乘员提供较好缓冲保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顶棚式正面保护安全气囊,包括气袋、气袋壳体、气体发生器、发生器支架,气袋和气体发生器采用发生器支架固定在气袋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气袋包括气体导气部分和支撑部分,气体导气部分设置在气体发生器与支撑部分之间,气体导气部分的侧面设有引燃式智能排气结构。
所述的引燃式智能排气结构包括漏斗形增压结构、气袋内压控制线、泄气阀片和泄气孔,泄气阀片上的阀片泄气孔与气体导气部分侧面的气袋泄气孔折叠后保持孔位一致且重合,泄气阀片与气袋的主片之间采用气袋内压控制线固定,气袋内压控制线将阀片泄气孔密封并形成向气袋内凸的圆弧缝线。
所述的漏斗形增压结构为气流导向线,气流导向线设置在气袋内压控制线的内侧,呈漏斗形结构。
所述的引燃式智能排气结构包括气袋内压控制线、泄气阀片和泄气结构,气体导气部分的侧面设有气袋泄气结构,气袋内压控制线缝合在泄气阀片的口袋塞以及阀片泄气结构上。
所述的口袋塞位于泄气阀片的前端,口袋塞通过缝线缝纫在泄气阀片的一侧并形成一个向气袋导气侧开口的口袋结构。
所述的引燃式智能排气结构还设有止燃安全线,止燃安全线的一端延伸至泄气阀片处,止燃安全线的另一端延伸至支撑部分。
所述的气袋壳体的安装支脚与车身顶梁固定。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引燃式智能排气结构,气体导气部分内部初始阶段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引燃式智能排气结构打开,以降低气袋内部压力,减小气囊展开时对遮阳板、顶棚及周边环境件的冲击,同时,止燃安全线保护气袋缝合线,避免其断裂,保证气囊的有效性,为车内乘员提供有效的全面保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06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预安装功能的防转夹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