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物流输送线的复核分拣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48987.0 | 申请日: | 2018-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2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 发明(设计)人: | 田智宇;崔焱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瑞远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23/24 | 分类号: | B65G23/24;B65G2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轴 物流输送线 分拣板 驱动齿 转动盘 分拣 复核 活动连接有 转动机构 分拣台 固定板 转动 上下移动调节 挡板 表面固定 表面转动 物件分拣 正面固定 传送带 传动齿 升降板 应用 复合 侧面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物流输送线的复核分拣台,包括分拣板,所述分拣板的侧面活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分拣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齿,所述转动轴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该应用于物流输送线的复核分拣台,通过设置转动机构可以将转动轴和转动盘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驱动齿转动,通过驱动齿和传动齿的配合使用可以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调节,通过挡板的设置可以将不符合高度要求的物件分拣出来,复合要求的继续运输,可以使分拣更加的方便,更加的使分拣完成之后的放置更加的省容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物流输送线的复核分拣台。
背景技术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的“物流”一词逐渐取代了“物的流通”,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物流: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由于在物流输送线中每天需要运输的物品数量都极为的庞大,因此需要对不同的产品进行分类分件,降低运输分拣的时间,提高效率,而很多的物流件的包装大小各不相同,导致在分类放置的时候非常的不方便,很容易占用多余的空间,导致物流输送线的效率低下,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物流输送线的复核分拣台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物流输送线的复核分拣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物流输送线的复核分拣台,包括分拣板,所述分拣板的侧面活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分拣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齿,所述转动轴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
所述分拣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板,两个升降板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齿。
所述传动齿与驱动齿啮合,所述分拣板与调节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
两个升降板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驱动杆,驱动杆与转动轴固定连接,驱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远离驱动杆的一端正面固定连接有摇杆。
优选地,所述传动齿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传动齿从上至下依次等距离排列,所述传动齿与驱动齿的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第一铰接座,两个第一铰接座与分拣板固定连接,两个第一铰接座的顶部均铰接有第一调节杆,两个第一调节杆远离两个第一铰接座的一端均插接有第二调节杆,两个第二调节杆远离第一调节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远离第二调节杆的一端与调节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挡板的高度小于升降板的高度,所述挡板位于传送带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分流板,两个分流板的顶部均为倾斜面,其倾斜角度为十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瑞远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瑞远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89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