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使用的伸缩式吸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8843.5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7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泉雨铮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1/18 | 分类号: | A47G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801 天津市宝***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式吸管 固定端 外管 插入容器 插入端 配合端 吸取端 内管 吸管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外管内壁 缩口状 胀口 配合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于使用的伸缩式吸管,属于吸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伸缩式吸管不方便插入容器、导致使用体验感较差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便于使用的伸缩式吸管,包括内管以及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两端分别为插入端和固定端,内管的两端分别为吸取端和配合端,吸取端自插入端插入外管并从固定端伸出,配合端呈胀口状,固定端呈缩口状,固定端的横截面尺寸不大于配合端的横截面尺寸,配合端的横截面尺寸不大于外管内壁的横截面尺寸,达到在插入容器时更加方便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管领域,特别涉及便于使用的伸缩式吸管。
背景技术
吸管是插入盛有液体的容器中进而饮用容器中液体的工具,吸管分为单式吸管和伸缩式吸管两种类型,现有的伸缩式吸管包括内管以及外管,内管插接于外管内部且与外管滑动配合,当不需要使用吸管时,内管收缩于外管内部,减少空间占用率,当需要使用吸管时,将内管从外管里面拉出,将内管以及部分外管插入容器内即可。
现有的伸缩式吸管均是以内管作为插入容器的一端,如申请号为201010232481.0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吸管,所述吸管由数个粗细不等的管体通过套节相套连接为一体,由此构成一个可以伸缩的整体结构。再如申请号为201410601229.0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新型吸管,包括上部吸管(即外管)和下部吸管(即内管),下部吸管用于插入容器,且上部吸管的下方设置有缩口,下部吸管的上方设置有胀口,下部吸管通过上方的胀口与下部吸管下方的缩口连接。
以上所述的可以伸缩的吸管,其都是用内管作为插入端,而在使用之前,首先需要将内管从外管中拔出,然后再插入容器,使用过程复杂、较为不便,并且将内管从外管中拔出后,整个管体的长度较长,使用时一方面容易误伤使用者,另一方面在插入容器的过程中内管很容易回滑至外管内部,严重影响到吸管的正常使用,综上,使得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使用的伸缩式吸管,达到在插入容器时更加方便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伸缩式吸管,包括内管以及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两端分别为插入端和固定端,内管的两端分别为吸取端和配合端,吸取端自插入端插入外管并从固定端伸出,配合端呈胀口状,固定端呈缩口状,固定端的横截面尺寸不大于配合端的横截面尺寸,配合端的横截面尺寸不大于外管内壁的横截面尺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处于收缩状态时,内管收缩于外管内,且内管的配合端与外管的内壁滑动连接,当启用该吸管时,可以直接在收缩状态将外管的插入端插入容器,而不必先拔出内管,减少了一道使用程序,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感。由于外管的固定端为缩口状,且固定端的横截面尺寸不大于配合端的横截面尺寸,将插入端插入容器后,再将内管拔出,内管拔至极限位置时,胀口状的配合端被缩口状的固定端卡住,使得内管和外管不会脱节,这种先插后拔的设计相比于传统的先拔后插,首先不会由于吸管整体过长误伤使用者,其次在插入容器时直接将力作用于外管的插入端,不会出现在吸管的插入过程中发生回滑,进一步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感。
较佳的,所述吸取端呈胀口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外管的插入端插入容器时,胀口状的吸取端被固定端卡住不会掉落,从而确保能稳定使用。
较佳的,所述内管的外壁与固定端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端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滑动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启用该吸管时,即将内管从外管内拔出,在拔出内管时,内管的外壁与固定端相对滑动,配合端的外壁相对外管的内壁滑动接触,因此在滑动的过程中,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相对滑动方向得以限制,使得滑动过程更加顺畅、不会出现卡顿、松动现象,进一步提高使用时的便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泉雨铮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泉雨铮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88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