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车车载动力电池组防火安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7710.6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0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孟玉发;叶顶康;王平华;韩笑;李廉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B61L15/00;A62C3/16;A62C31/00;A62C37/38;A62C37/5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4130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组 惰性气体喷射 惰性气体储存装置 机车车辆 车载动力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 防火安全 控制系统 微机系统 机车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外界空气隔离 温度检测设备 压力检测设备 顶端设置 惰性气体 检测设备 密闭装置 设备成本 外部设置 烟雾检测 依次设置 主控制器 有压力 显示屏 排放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车车载动力电池组防火安全控制系统,其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主控制器、机车车辆微机系统和机车车辆显示屏,动力电池组是一个与外界空气隔离的密闭装置,且动力电池组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惰性气体喷射管、烟雾检测设备和温度检测设备,外部设置有惰性气体储存装置,惰性气体储存装置连接惰性气体喷射管,惰性气体储存装置向动力电池组排放惰性气体的管路上,依次设置有压力检测设备和惰性气体喷射控制开关,压力检测设备和惰性气体喷射控制开关连接机车车辆微机系统。本实用新型在原基础上增加的设备成本低,但是能完全保证动力电池组安全可靠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车车载动力电池组防火安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混合动力机车或动车组的车载动力电池组防火安全控制系统无明火控制系统,只有利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组的温度进行控制,使它不超过安全工作温度。但是,如果动力电池组内部或负载发生短路,或者动力电池热失效,则有可能造成动力电池组燃烧,甚至爆炸。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车车载动力电池组防火安全控制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主控制器、机车车辆微机系统和机车车辆显示屏,所述动力电池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主控制器、机车车辆微机系统和机车车辆显示屏分别依次连接,具体的:
所述动力电池组是一个与外界空气隔离的密闭装置,且所述动力电池组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惰性气体喷射管、烟雾检测设备和温度检测设备,所述烟雾检测设备和温度检测设备连接机车车辆微机系统;
所述动力电池组的外部设置有惰性气体储存装置,所述惰性气体储存装置连接惰性气体喷射管,所述惰性气体储存装置内存储有惰性气体;
所述惰性气体储存装置向动力电池组排放惰性气体的管路上,依次设置有压力检测设备和惰性气体喷射控制开关,所述压力检测设备和惰性气体喷射控制开关还连接机车车辆微机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惰性气体喷射控制开关为电空阀。
进一步的,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或二氧化碳。
进一步的,所述烟雾检测设备为烟雾传感器,所述温度检测设备为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检测设备为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原基础上增加的设备成本低,但是能完全保证动力电池组安全可靠运行;
(2)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动力电池组着火事故,本系统能有效地控制火势蔓延的速度,为司乘人员逃生和消防人员灭火赢得宝贵的时间,可以极大的降低财产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机车车载动力电池组防火安全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车车载动力电池组防火安全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动力电池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主控制器、机车车辆微机系统和机车车辆显示屏,动力电池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主控制器、机车车辆微机系统和机车车辆显示屏分别依次连接,具体的:
动力电池组是一个与外界空气隔离的密闭装置,且动力电池组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惰性气体喷射管、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连接机车车辆微机系统。
动力电池组的外部设置有惰性气体储存装置,惰性气体储存装置连接惰性气体喷射管,惰性气体储存装置内存储有氮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77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管理系统
- 下一篇:防高压线断线冲击的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