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座线调装置及单轨轨道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7520.4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0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波;韩阁;王向义;潘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单轨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1B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座体 轨道支座 轨道梁 滑移体 本实用新型 轨道梁桥 滑移导轨 滑槽 滑轨 成对设置 滑移配合 锚固组件 上方轨道 轴线横向 自由伸缩 纵向滑动 荷载 导向槽 滑槽沿 力传递 水平力 梁桥 传导 配合 垂直 释放 传递 列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座线调装置,包括与拉力支座的上部滑移体配合的导向座体,导向座体设置有与上部滑移体中滑移导轨组件的配合的一对滑槽,滑槽沿轨道支座所连接的轨道梁体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导向座体的两侧;包括锚固组件。通过支座线调装置将上方轨道梁产生的荷载向下方传递,其中滑移体利用滑轨将轨道梁支座处的上拔力传递给支座的导向座体。通过滑移导轨和导向槽的先对滑移配合,释放轨道梁桥体系由温度、列车等活载作用下引起梁桥体系纵向滑动位移,并通过成对设置滑轨及滑槽,令轨道梁桥体系可以自由伸缩,沿垂直于轨道梁轴线横向方向的水平力可通过支座线调装置较好的向底部传导。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单轨轨道支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跨座式单轨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支座线调装置,用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拉力支座,还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拉力支座。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众多中小城市对跨座式单轨交通需求日趋迫切,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梁与下部桥墩的连接方式和连接部件日渐成为关注的问题。目前较为成熟的跨坐单轨轨道梁设计,采用了铸钢拉力支座、支座锚杆及锚箱等部件实现上部轨道梁与下部桥墩盖梁的有效连接。但是传统支座的铸造工艺导致其价格高昂,其部件复查导致后期运营成本较高,其锚箱内部的积水结冰等现象限制严寒地区的应用。
进一步的,在轨道梁桥的建设成本中,若采用整体铸造、部分构件需精加工等工艺,其中铸造工艺对环境污染大、能耗极高,与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号召相悖。
并且关键构件受力不明确,处于复杂应力状态。其中上摆和下摆两大部件承受轨道梁在各种工况下的拉力、压力、扭矩、弯矩、剪力等多相外力,导致支座处于复杂应力状态,支座的抗疲劳能力要求较高。且部件较多、不利于施工安装和后期运营维护。大部分构件不可更换,故对成品质量要求高,防腐要求高,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目前常用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铸钢拉力支座构造复杂,构件加工精度高,环境污染大,制造成本高且难于维护等技术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座线调装置,该支座线调装置构造简单,便于加工,轨道几何线调性好,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跨坐式单轨轨道梁铸钢支座构造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后期难于维护,制造成本高等技术经济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支座线调装置的单轨轨道梁拉力支座。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座线调装置,用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拉力支座,包括用于与轨道支座的上部滑移体配合的导向座体,所述导向座体设置有与上部导向轨配合的一对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基本平行于轨道梁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导向座体的两侧;所述支座线调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导向座体与轨道梁拉力支座的锚固组件。
优选的,上述支座线调装置中,所述滑槽的开口端两侧向内呈凸台状,用于对与所述滑槽配合实现轨道梁拉力的传导。
优选的,上述支座线调装置中,其四角呈阴角状,用于与轨道支座的下部锚固组件配合以限制线调装置位移并传递上部结构产生的水平力。
优选的,上述支座线调装置中,所述导向座体底面两侧平行所述滑槽设置有一对垫板结构,用于调整导向座体的各个支承位置的高度差。
优选的,上述支座线调装置中所述垫板结构与所述导向座体相贴的顶面为凸起的圆弧面结构,其底面为平面结构。
优选的,上述支座线调装置中,所述锚固组件包括穿过所述导向座体的锚固杆件,及配合贴合导向座体上表面用于定位锚固杆件的螺纹孔盖板。
优选的,上述支座线调装置中,所述锚固杆件伸出所述螺纹孔盖板的一端配合设置有球面垫圈及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单轨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单轨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75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