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万向导风型高密度集风罩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7135.X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4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胡放怀;伍绍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纳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管 卡箍结构 电机 集风罩 罩体 本实用新型 电机螺纹 快速拆装 螺纹连接 使用场景 使用寿命 出风口 多工位 键连接 分岔 滤网 扇叶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万向导风型高密度集风罩,包括滤网、罩体,还包括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卡箍结构、第三风管,电机,罩体的另一端与第一风管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一风管的另一端与第二风管的一端通过卡箍结构连接,第二风管的另一端与第三风管的一端通过卡箍结构连接,第三风管的另一端与电机螺纹连接;电机的主轴键连接着扇叶,第三风管靠近电机的分岔处设有出风口。采用这种设计既能实现多工位角度的使用,又能保证使用寿命,且能实现快速拆装,更换,增减风管,适应各类使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风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万向导风型高密度集风罩。
背景技术
集风罩,又叫集气罩,是烟气净化系统污染源的收集装置,可将粉尘及气体污染源导入净化系统,同时防止其向生产车间及大气扩散,造成污染。其性能对净化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直接的影响。由于污染源设备结构和生产操作工艺的不同、集气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集风罩多是刚性风管刚性连接,不能万向使用,或者是使用软性风管,但使用方向很难精确地调节,且多次使用后寿命骤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万向导风型高密度集风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万向导风型高密度集风罩,包括滤网、罩体、滤网可拆卸连接着罩体的一端,还包括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卡箍结构、第三风管,电机,罩体的另一端与第一风管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一风管的另一端与第二风管的一端通过卡箍结构连接,第二风管的另一端与第三风管的一端通过卡箍结构连接,第三风管的另一端与电机螺纹连接;电机的主轴键连接着扇叶,第三风管靠近电机的分岔处设有出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都是采用刚性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连接端设有凸缘,凸缘的大小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带有90度的弯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管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箍结构包括1个密封圈、2个卡块、2个螺栓和螺母部件,卡块呈半圆环状,其内开有槽,槽尺寸与密封圈相适配,两卡块设有安装孔,两卡块组合成圆环状通过螺栓和螺母部件穿过安装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风管由头管、连接环、尾管和电机安装板构成,所述头管,尾管通过连接环上的内螺纹连接,所述的尾管,电机安装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扇叶设置在连接环的内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头管和尾管相连部位的管径都变大了,其大小与扇叶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罩体呈圆台状,入口为大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网为20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能实现多工位角度的使用。
2、通过第一风管、第二风管,第三风管使用刚性材料,能保证使用寿命。
3、通过卡箍结构连接,能实现快速拆装,更换,增减风管,适应各类使用场景。
4、通过密封圈和凸缘的配合,能增强风管连接处密闭性,保障的集风效果。
5、通过相同大小的凸缘,能保证卡箍结构的可替换性。
6、通过圆台的罩体,能够更好地收集污染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纳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纳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71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铝板化锡时的烟雾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打磨灰尘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