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6347.6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5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邹玉国;范鲍东;卢洪顺;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茌平信发华宇氧化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80 | 分类号: | C10J3/80;C10J3/86;C10J3/72;B01D4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牟炳彦 |
地址: | 252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锅炉 二效加热室 粉煤气化炉 三效加热室 蒸汽回收 蒸汽净化 本实用新型 低压蒸汽 回收罐 输出端 蒸汽 输出端连接 压力传感器 粉煤加工 节能降耗 控制器 放空 分水管 蒸汽箱 底壁 气泵 外排 蒸发 储存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属于粉煤加工领域;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包括余热锅炉本体、蒸汽箱、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第一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分水管分别连接有二效加热室和三效加热室,二效加热室和三效加热室的输出端连接有蒸汽净化机构,余热锅炉本体底壁连接有回收罐,蒸汽净化机构的输出端与回收罐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余热锅炉本体自产压力为0.7‑0.8MPa的低压蒸汽进入蒸汽箱内,进而通过二效加热室和三效加热室对低压蒸汽进行蒸发,进而通过蒸汽净化机构储存至回收罐内,从而杜绝了余热锅炉本体多余蒸汽的放空外排,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煤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煤炭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中的主要能量来源,蒸汽火车、蒸汽船等开始成为工业国家中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同时炼钢业也需要大量的煤矿,城市的照明、暖气和烹调等也需要使用煤气。
而现有氧化铝厂新建的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炉,其内部配有余热锅炉,该锅炉自产压力为0.7-0.8MPa的低压蒸汽,在生产正常运行时,因该自产蒸汽内部消化处理困难,实行对空外排,造成蒸汽局部浪费,所以针对这一不足,我们需要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包括余热锅炉本体、蒸汽箱、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所述蒸汽箱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在余热锅炉本体的底部,所述蒸汽箱底部连接有第一气泵,所述第一气泵的输入端与蒸汽箱相连,所述第一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分水管分别连接有二效加热室和三效加热室,所述二效加热室和三效加热室的输出端连接有蒸汽净化机构,所述余热锅炉本体底壁连接有回收罐,所述蒸汽净化机构的输出端与回收罐相连。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在蒸汽箱的底部,所述二效加热室和三效加热室的输入端均连接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与分水管密封相连,两个所述电动阀门上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电性相连。
优选的,所述蒸汽净化机构包括密封盒体、旋风分离器,所述密封盒体内设有脱盐水,所述密封盒体通过第二管道与旋风分离器相连,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上端与回收罐相连,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下端连接有集废盒。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道上连接有第二气泵,所述第二气泵的输入端与密封盒体相连,所述第二气泵的输出端与旋风分离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密封盒体上连接有注水孔。
优选的,所述蒸汽箱与第一管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通过余热锅炉本体自产压力为0.7-0.8MPa的低压蒸汽进入蒸汽箱内,进而通过二效加热室和三效加热室对低压蒸汽进行蒸发,进而通过蒸汽净化机构储存至回收罐内,从而杜绝了余热锅炉本体多余蒸汽的放空外排,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该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蒸汽箱内部的蒸汽压力,进而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阀门的开启和关闭,进而通过电动阀门进行切换低压蒸汽进入二效加热室或三效加热室。
3、该粉煤气化炉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回收利用设备,通过二效加热室和三效加热室对低压蒸汽进行蒸发,进而通过密封盒体内的脱盐水减小蒸汽中的含盐量,从而提高蒸汽品质,进而通过旋风分离器将蒸汽中的杂质去除,从而使蒸汽回收至回收罐内,分离的杂质进入集废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茌平信发华宇氧化铝有限公司,未经茌平信发华宇氧化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63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夹套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煤气脱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