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胶管道挤出成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46214.9 | 申请日: | 2018-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4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昆;杨昕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明昆 |
| 主分类号: | B29C48/09 | 分类号: | B29C48/09;B29C48/32;B29C48/151 |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36117 | 代理人: | 闵蓉 |
| 地址: | 3305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模具 钢丝 挤出成型装置 塑胶管道 涂胶装置 芯棒 冷却装置 热熔胶 涂覆 粘接 塑料管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 加热烘箱 前端设置 套接 加热 塑胶 增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管生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塑胶管道挤出成型装置。一种塑胶管道挤出成型装置,包括挤压模具、芯棒和冷却装置,所述芯棒固定安装在挤压模具出口处,所述冷却装置与挤压模具连接,并套接在芯棒外,还包括涂胶装置,所述涂胶装置固定安装于挤压模具内部。增设了涂胶装置,可提前将热熔胶涂覆与钢丝上,使得钢丝能够更好的与塑胶粘接,前端设置的加热烘箱将钢丝加热后,也使得热熔胶更好的粘接涂覆在钢丝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管生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塑胶管道挤出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结构如专利号CN98119383.8,名称为“网状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的网状钢骨架的制造方法和装置”中国发明专利所述)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先将钢丝制作成网状钢骨架,钢骨架的经线与纬线的毎一个交叉接触点都需要预先进行焊接固定,生产速度太慢,效率低下。钢丝焊接处拉伸强度降低,降低了钢材的耐压强度。由于钢丝与聚乙烯塑料两种材料无法自然粘合,钢塑复合管易出现钢丝与塑料分层问题,导致流体从管材端口处渗漏爆管。
为克服上述管材的缺点,申请人发明了一种新型钢网塑料复合管(如图1所示),包括外层塑料层和内层功能层,所述外层塑料层处于内层功能层之外,所述外层塑料层外沿管道轴向方向呈环形均匀分布设置有钢丝线,所述钢丝线被包裹一层热熔胶层。
但是现有的塑料挤出成型装置无法完成前面所述的轴向钢丝线以及对钢丝线表面涂覆热熔这两道工序,因此申请人发明以下结构的塑胶管道挤出成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性能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加工出涂覆热熔胶的轴向钢丝线的新型钢网塑料复合管的塑胶管道挤出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塑胶管道挤出成型装置,包括挤压模具、芯棒和冷却装置,所述芯棒固定安装在挤压模具出口处,所述冷却装置与挤压模具连接,并套接在芯棒外,还包括涂胶装置,所述涂胶装置固定安装于挤压模具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模具包括送料管一、送料管二、外模、内模、螺旋体一、螺旋体二,所述外模、内模、螺旋体一、螺旋体二皆为空心回转体,所述内模固定连接于外模内部,内模与外模之间形成的空间即为塑胶流道,所述螺旋体一和螺旋体二外壁表面分别开设有螺旋槽流道,所述螺旋体一和螺旋体二设置于外模入料端的内部并通过螺栓通过端盖固定在外模上,所述螺旋体二末端与内模平齐,所述螺旋体一处于螺旋体二与内模之间,所述送料管一和送料管二的一端通过法兰与塑胶挤出机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螺旋体一和螺旋体二的螺旋槽流道相通。
还包括口模,所述口模为圆柱筒状,其内侧壁与外模的内壁平齐,其外侧壁一端通过螺纹与口模隔热垫相连,并通过口模隔热垫上的螺栓与外模端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螺旋体二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注铝加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芯棒通过螺栓固定于内模上,其内部设置有螺旋冷却水道,远离内模端设置有进水口,靠近内模端设置有出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还包括芯棒隔热垫,所述芯棒隔热垫固定连接于芯棒靠近内模的一端,并与内模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芯棒远离内模端外侧壁上设置有一扩口模,所述芯棒远离内模端端口固定连接有密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涂胶装置包括涂胶模具、连接块、连接管,所述涂胶模具固定在连接块上,并通过连接块连接在内模上,由前模和后模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前模和后模相合面上分别设置有热熔胶流道,所述后模中心位置设有大通孔与每条热熔胶流道近心端相通,所述前模和后模外围设有一圈小通孔分别与每条热熔胶流道远心端相通,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位置与涂胶模具上小通孔位置相对应的一圈小通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后模中心位置的大通孔相连,另一端固定在端盖上,并通过连接法兰与热熔胶挤出机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明昆,未经杨明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62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材双管双层挤出模具
- 下一篇:编织袋用薄膜挤出机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