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筒结构式的自动收缩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5866.0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9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廖永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永进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84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电机 引导架 耳机 转动 本实用新型 逆时针转动 按压开关 电子设备 耳机线路 自动收缩 缠绕筒 右耳机 左耳机 总线 底壳 耳麦 直筒 转座 缠绕 微型电机轴 播放声音 接通电源 插头 插头插 分线头 省时 底座 省力 收缩 解开 牵引 占用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筒结构式的自动收缩耳机,包括:底座、右耳机线、左耳机线、耳麦、总线、底壳、插头、缠绕筒、转座等部件;使用时,将插头插在电子设备的音频口,所述耳麦能够播放声音,当需要耳机收缩时,打开底壳上的按压开关,按压开关接通电源,所述微型电机通过分线头和总线从电子设备的音频口获取电能,启动微型电机逆时针转动,微型电机转动带动转座和其上的F型引导架逆时针转动,所述F型引导架转动围绕微型电机轴转动的同时,所述右耳机线、左耳机线,就会被F型引导架旋转牵引,缠绕在缠绕筒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耳机线路的缠绕,不仅节约了体积而且还免除了将耳机线路解开而占用掉的大量时间,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直筒结构式的自动收缩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增多,耳机输出方式作为一种常见的音频输出方式,已经是部分人群不可替代的电子设备,而耳机在使用时经常会发生缠绕冗杂,不仅占用体积,而且在急用耳机时,因为需要将耳机线路解开而占用掉大量的时间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筒结构式的自动收缩耳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筒结构式的自动收缩耳机,包括:底座、右耳机线、左耳机线、耳麦、总线、底壳、插头、缠绕筒、转座、F型引导架、按压开关、微型电机、电机座、分线头、上壳;所述的一种直筒结构式的自动收缩耳机,关键连接件为硬质塑料制成的底座,所述底座为圆形,所述底座上同轴心固定连接有一缠绕筒,所述缠绕筒内部有一微型电机同轴心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下方有一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和微型电机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底座上设有供电机座和微型电机螺栓连接的螺栓孔,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一转座,所述转座上固定连接有两只对称分布的F型引导架,所述F型引导架上设有两横杆,呈字母“F”型,F型引导架上的两横杆之间形成一引导栅口,F型引导架通过下方横杆固定在转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下方设有一分线头,所述分线头的上方有两只接口,分别接出右耳机线、左耳机线,所述右耳机线顺时针自下而上缠绕在缠绕筒上,所述左耳机线逆时针自下而上缠绕在缠绕筒上,所述右耳机线、左耳机线在缠绕筒上端面的线路穿插在F型引导架上的引导栅口内,再朝上弯曲分别连接一耳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线头下方为本实用新型的总线,所述总线下端连接有一插头,所述分线头通过导线连接在微型电机的供电口上,在导线上断路单根电源线路,断路两端设立有一按压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壳粘合固定在底座上方,将底座上方除耳麦的部分支撑保护,所述上壳预留有供右耳机线、左耳机线出入的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壳粘合固定在底座下方,将底座下方除插头的部分支撑保护,所述底壳的正下方预留有供总线出入的线孔,并在底壳侧面预留有供按压开关安装的孔位。
使用时,将插头插在电子设备的音频口,所述耳麦能够播放声音,当需要耳机收缩时,打开底壳上的按压开关,按压开关接通电源,所述微型电机通过分线头和总线从电子设备的音频口获取电能,启动微型电机逆时针转动,微型电机转动带动转座和其上的F型引导架逆时针转动,因为所述右耳机线、左耳机线穿插在F型引导架上的引导栅口内,所以所述F型引导架转动围绕微型电机轴转动的同时,所述右耳机线、左耳机线,就会被F型引导架旋转牵引,缠绕在缠绕筒上,当需要将耳机线延长时,就可以将所述上壳固定住,同时拉扯右耳机线、左耳机线,右耳机线和左耳机线从缠绕筒上旋转卸下,就可将耳机线路延长,因为所述微型电机会被F型引导架顺带转动,为了防止微型电机逆向发电烧毁到电子设备,所以在微型电机的供电线路上安装有一微型二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永进,未经廖永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5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音频和蓝牙转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蓝牙耳机充电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