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渗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5278.7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4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徐玫瑰;俞健;杨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舒宜汇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阀 膜组件 缓冲罐 真空计 数据采集模块 本实用新型 气体渗透仪 压力变送器 真空泵 气瓶 进气口 不锈钢管线 多组分气体 渗透性能 依次连接 出气口 单组份 控温箱 电脑 测量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渗透仪,该仪器包括电脑、数据采集模块、气瓶、缓冲罐、压力变送器、真空计、膜组件、球阀、控温箱不锈钢管线以及真空泵。气瓶(3)、球阀1(5)、缓冲罐1(4)和球阀2(7)依次连接,球阀2(7)的出口与膜组件(10)进气口相连;膜组件(10)出气口与真空计(11)、缓冲罐2(12)、球阀5(13)连接;球阀2(7)和膜组件(10)之间设有球阀3(8);球阀3(8)和球阀5(13)之间设有球阀4(9)和真空泵(11)。压力变送器(6)和真空计(11)通过数据采集模块与电脑(1)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单组份或多组分气体渗透性能评价,操作简单,测量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渗透仪,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考察气体分离膜分离特性的测试仪。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适应当代新产业发展的一项高技术,被公认为20世纪末至21世纪中期最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之一。膜分离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制备的、具有选择透过性能的薄膜对双组分或多组分液体或气体进行分离、分级、提纯或富集。
选择性气体分离所用的膜大体可分为多孔质和非多孔质(或称均质)两种,它们系由无机物或有机高分子制备。膜分离气体的基本原理是膜对不同气体的渗透速度不同,由此实现对某种气体的浓缩和富集。Paul提出气体透过均质膜的过程遵守“溶解-扩散”模型,即气体分子首先被吸附到膜表面并溶解,然后借助浓度梯度在膜中扩散,最后从膜的另一侧解吸出来。
在密封的体系重,尤其是真空条件下,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测试,压力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另外一方面,不同温度条件下,气体的渗透速度也不同。专利CN105466831公布了一种气体渗透率测试装置,通过记录渗透侧测试前后压差来计算渗透率,但该专利忽视了温度对气体渗透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在膜分离气体测试过程中的不足,解决外界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更为可靠的测试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体渗透仪,该仪器包括电脑、数据采集模块、气瓶、缓冲罐、压力变送器、真空计、膜组件、球阀、控温箱不锈钢管线以及真空泵。所述气瓶(3)、所述球阀1(5)、所述缓冲罐1(4)和所述球阀2(7)依次连接,所述球阀2(7)的出口与所述膜组件(10)进气口相连;所述膜组件(10)出气口与所述真空计(11)、所述缓冲罐2(12)、所述球阀5(13)连接;所述球阀2(7)分别与所述膜组件和所述球阀3(8)一端连接;所述球阀3(8)另一端分别于所述球阀5(13)、所述球阀4(9)及所述真空泵(14)连接,所述压力变送器(6)和所述真空计(11)通过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电脑(1)连接。
所述气瓶(3)中气体为单组份气体或混合气。
所述压力变送器(6)量程为-0.2-1 MPa。
所述真空计(11)的量程为0-100 Torr。
所述缓冲罐1(4)的体积为0.5-2 L;所述的缓冲罐2(12)的体积为0.2-1 L。
所述真空泵(14)抽真空范围为10-10125 Pa。
所述控温箱(15)控温范围25-70 ℃。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渗透仪,操作简单,能够满足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膜材料气体渗透性能的研究。
附图说明
图1为气体渗透仪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脑;2.数据采集模块;3.气瓶;4.缓冲罐1;5.球阀1;6.压力变送器;7.球阀2;8.球阀3;9.球阀4;10.膜组件;11.真空计;12.缓冲罐2;13.球阀5;14.真空泵;15.控温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舒宜汇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舒宜汇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52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