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5204.3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4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段福海;付鸿晔;张伟利;吴小翠;陈猛;陈睿;田晓光;齐娜;李文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机舱 汽车空调系统 鼓风机 送风模块 制冷模块 本实用新型 空调壳体 室内 驾驶 操作便利性 汽车驾驶室 操作空间 管路连接 空调系统 模块集成 内部连通 新风通道 噪音源 驾驶室 风道 汽车 噪音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车辆,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制冷模块、混风模块、送风模块、空调壳体和鼓风机;所述制冷模块与所述混风模块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制冷模块设置在汽车的前机舱内;所述混风模块通过风道与所述送风模块连接,所述混风模块集成设置在所述空调壳体中并位于所述前机舱内,所述送风模块设置在汽车的驾驶室内;所述鼓风机设置在所述前机舱内,并通过新风通道与驾驶室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通过将噪音源鼓风机设置在汽车驾驶室以外的前机舱内,从而,降低了驾驶室内的噪音,并且为驾驶室内腾出了更大的操作空间,提升了驾驶员的操作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发展日益迅猛,其中,纯电动汽车因不依赖化石燃料,无尾气污染,环保优势显著,而且相较于传统的燃油汽车,没有发动机的噪音,驾乘舒适性更好,受到各大车企的青睐。
传统的燃油汽车前机舱布置有发动机,受制于前机舱空间有限,通常将空调系统的鼓风机、蒸发器等组件布置在驾驶室内。然而,采用这种布置方式的空调系统由于鼓风机距离乘员较近,产生的噪音影响了车内乘员的驾乘舒适性。此外,各种部件占据了驾驶室内的空间,降低了驾驶员的操作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车辆,以提高降低驾驶室内噪音,扩大驾驶室内操作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制冷模块、混风模块、送风模块、空调壳体和鼓风机;
所述制冷模块与所述混风模块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制冷模块设置在汽车的前机舱内;
所述混风模块通过风道与所述送风模块连接,所述混风模块集成设置在所述空调壳体中并位于所述前机舱内,所述送风模块设置在汽车的驾驶室内;
所述鼓风机设置在所述前机舱内,并通过新风通道与驾驶室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
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及所述混风模块依次通过管路串联组成闭环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混风模块包括蒸发器、冷暖风门、PTC元件和混风通道;
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混风通道的入风口位置,所述PTC元件位于所述混风通道的出风口位置,所述冷暖风门位于所述蒸发器与所述PTC元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模块包括除霜风道、吹面风道、吹脚风道和模式壳体;
所述除霜风道、吹面风道和吹脚风道均连接在所述模式壳体上;
所述除霜风道的出口位置设置有除霜风门,所述吹面风道的出口位置设置有吹面风门,所述吹脚风道的出口位置设置有吹脚风门。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空调系统还包括前围板;
所述前机舱和所述驾驶室分别位于所述前围板的两侧;
所述混风模块和所述送风模块压接在所述前围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混风模块与所述前围板之间、所述送风模块与所述前围板之间均设置有密封泡棉。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通过将噪音源鼓风机设置在汽车驾驶室以外的前机舱内,从而,降低了驾驶室内的噪音,并且为驾驶室内腾出了更大的操作空间,提升了驾驶员的操作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降低车内噪音,从而提升车辆的驾乘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52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