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3612.5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3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光;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旭光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带轮 固定块 喷雾除尘装置 金属矿山 井下巷道 电机座 巷道顶 皮带 本实用新型 固定设置 小带轮 除尘 下端 电机 地面积水 管路接口 节约用水 距离设置 上端固定 转动安装 喷嘴 输出端 死角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包括巷道顶,所述巷道顶底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小带轮,所述巷道顶的底部位于电机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大带轮座,所述大带轮座的下端转动安装有大带轮.小带轮与大带轮的一侧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大带轮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皮带,所述大带轮的一侧一定距离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二皮带贯穿固定块并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喷嘴,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管路接口。本实用新型金属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做到了无死角除尘,同时节约用水,减少了因除尘带来的地面积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除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业地下开采中,为了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需要而开掘的井筒、巷道和井室总称矿山井巷,除尘装置则俗称除尘器,是除去或降低烟气中飞灰含量的装置,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建筑、矿山、机械、轻纺等工业,除尘装置的种类可以分为云雾抑尘装置、旋风除尘装置、湿式除尘装置、静电除尘装置等,喷雾除尘装置则是主要应用于矿车运煤巷道、主巷道、井下车场等场所,在巷道顶部等处安装喷头,形成雾化水幕将空气中灰尘等杂质进行清除的设备,是矿山井下巷道生产作业重要的安全保障。
传统属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多采用圆形喷口向四面八方喷射的结构,一条属矿山井下巷道多在其顶部安装很多个圆形喷口,喷口又固接有水管,水管连接水源,在需要进行除尘时,设备启动,持续或间歇性喷雾除尘,这样的结构却往往在两个喷口之间或喷口与墙壁存在一定的死角,以至于部分区域无法除尘,而且传统喷口为了达到更好的除尘效果,往往会使用长时间喷雾的方式来增加除尘效果,这样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大量喷雾积留下来的水落在属矿山井下巷道地面上,使得土壤泥泞,又很难处理,给开矿施工带来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金属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包括巷道顶,所述巷道顶底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小带轮,所述巷道顶的底部位于电机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大带轮座,所述大带轮座的下端转动安装有大带轮.小带轮与大带轮的一侧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大带轮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皮带,所述大带轮的一侧一定距离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二皮带贯穿固定块并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喷嘴,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管路接口,所述管路接口上端连接有软管,所述巷道顶的下方一定距离设置有巷道地面,所述巷道地面的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泵座,所述泵座上固定安装有泵,所述泵的输入端连接有自来水管,所述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软管,所述巷道顶的顶部位于大带轮座远离电机座的一侧设置有挂钩座,所述挂钩座的下端焊接有吊钩,所述吊钩上挂接有吊绳,所述吊绳上设置有多个吊环,所述软管贯穿吊环并与吊环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泵座和电机座均通过第一螺钉分别与巷道地面和巷道顶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大带轮座和挂钩座均通过第二螺钉与巷道顶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机的型号为DS-25RS37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泵的型号为SNBY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旭光,未经李旭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36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