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专用育秧钵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3296.1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6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李立新;叶泗洪;曹发海;陈旭;张宁;朱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布谷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 |
代理公司: | 合肥超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6 | 代理人: | 唐棉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育秧 育秧基质 本实用新型 育秧钵 钵体 水稻 劳动效率 全自动化 人工成本 水平通孔 种植方式 有效地 侧壁 插秧 压制 自动化 体内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专用育秧钵,包括钵体(1)和育秧基质(2),所述育秧基质(2)压制在钵体内,所述钵体(1)的侧壁上设有一个贯穿育秧基质(2)的水平通孔(3)。采用本实用新型育秧可以节省育秧面积,减低育秧人工成本,实现育秧和插秧全自动化,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水稻自动化种植方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育秧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水稻专用育秧钵。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世界第二,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减少,劳动成本增加,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彻底实现传统稻作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必然趋势。但在水稻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栽植环节的机械化率最低也最难实现,2015年全国水稻机插秧率仅占到38%,上升空间很大;机械抛秧已经逐步退出市场;直播方式随着种田大户规模化种田越来越多,这两年略有增长,但因其除草和倒伏的原因很难解决,必然是制约其普及发展的瓶颈。人工插秧方式比较传统,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原因而面临快速消失的必然。因此市场呼唤一种全新的技术革新,以解决规模化机械化插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专用育秧钵的技术,以解决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问题。一是克服了人工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的缺点,实现全程可机械化,同时保留了人工育秧的优点,尽量实现提前育秧,提高光合利用率,争取作物生长时间,降低后期风险;二、克服了直播生产的抗倒性差、除草难的缺点,实现了秧苗栽植、行距株距整齐可控,降低倒伏和草害风险,确保产量。三、克服了机插秧成本高、半自动化半机械化阶段,实现水稻种植从播种到插秧全机械化过渡,减少育秧过程劳动力过大投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水稻栽培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稻专用育秧钵,利用其育秧钵育秧可以节省育秧面积,减低育秧人工成本,实现育秧和插秧全过程的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稻专用育秧钵,其特征在于:包括钵体(1)和育秧基质(2),所述育秧基质(2)压制在钵体内,所述钵体(1)的侧壁上设有一个贯穿育秧基质(2)的水平通孔(3)。
所述的水稻专用育秧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育秧钵为圆柱形,所述育秧钵的底部直径为1.3-1.5cm,钵体(1)的高度为4-5cm,钵体(1)的侧壁厚度为0.2-0.3cm。
所述的水稻专用育秧钵,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秧基质(2)的上表面距离钵体口1-2cm。
所述的水稻专用育秧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的位置距离育秧钵钵体底部高度为1.8-2.2cm。
所述的水稻专用育秧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的位置距离育秧钵钵体底部高度为2cm。
育秧基质由农作物废弃物和少量的氮肥、磷肥及适量的生根剂混合压制得到。
有益效果
1、此育秧钵的制作和使用创新了一种水稻育秧栽培的方式方法,填补了过去水稻育秧钵体栽培的空白;
2、充分发挥了全程自动化的思想,让育秧过程实现了全程自动化,减少劳动力,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实现育秧和插秧全自动化,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水稻自动化种植方式;
3、钵体和育秧基质的制作原料主要是农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的充分利用,降低了生产制作成本;农作物经破碎腐熟后又随着秧苗直接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了绿色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钵体,2-育秧基质,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布谷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布谷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32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林业苗木培育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储水引根花盆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