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危废活性炭处置进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3005.9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3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姚正飞;顾永华;王圣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滨海活性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给料器 横梁支架 锁紧挡板 抱箍 表面开设 废活性炭 进料设备 振动电机 支撑架体 嵌套 本实用新型 弹簧连接 弹簧组成 降低设备 人工成本 市场推广 箱体内部 圆弧凹槽 振动机构 中空结构 固定件 进料口 粉炭 炉内 炭粉 套接 粘附 维修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危废活性炭处置进料设备,包含给料器箱体、支撑架体,给料器箱体内部为中空结构,给料器箱体的中部套接有抱箍,给料器箱体的表面开设有进料口,给料器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横梁支架,横梁支架的表面开设有嵌套给料器箱体的圆弧凹槽,抱箍的两端均设置有锁紧挡板,锁紧挡板的表面均通过固定件连接有振动电机,横梁支架的两端均通过弹簧连接支撑架体,抱箍、振动电机、横梁支架、锁紧挡板、弹簧组成给料器箱体的振动机构。通过振动使粉炭料进入炉内,能够完美解决湿的炭粉粘附包裹的问题,结构紧凑,具有提高产量,降低设备维修率,节约人工成本等显著的效果,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操作方便的危废活性炭处置进料设备。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黑色粉末状或块状、颗粒状、蜂窝状的无定形碳,也有排列规整的晶体碳,活性炭的主要原料几乎可以是所有富含碳的有机材料,如煤、木材、果壳、椰壳、核桃壳、杏壳、枣壳。这些含碳材料在活化炉中,在高温和一定压力下通过热解作用被转换成活性炭。在此活化过程中,巨大的表面积和复杂的孔隙结构逐渐形成,而所谓的吸附过程正是在这些孔隙中和表面上进行的,活性炭中孔隙的大小对吸附质有选择吸附的作用,这是由于大分子不能进入比它孔隙小的活性炭孔径内的缘故。活性炭是由含炭为主的物质作原料,经高温炭化和活化制得的疏水性吸附剂。活性炭含有大量微孔,具有巨大无比的表面积,能有效地去除色度、臭味,可去除二级出水中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和某些无机物,包含某些有毒的重金属。
危废活性炭处置进料,传统上采用螺旋,首先,螺旋送料的送料口会送至炉内,炉内温度高达800℃,对螺旋伤害很大,容易损坏;再次,当料中夹杂有杂质时,也会对螺旋造成伤害。而且螺旋送料的最大不足即不能实现湿的颗粒粉炭和粉末活性炭的混合进料,湿的炭粉常常会在螺旋上粘附包裹,形成柱状,影响送料效果,存在着不足,不能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危废活性炭处置进料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实际中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提出危废活性炭处置进料设备,设计新颖,通过振动使粉炭料进入炉内,降低设备的维修率,实用性能优,已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危废活性炭处置进料设备,包含给料器箱体、支撑架体,给料器箱体内部为中空结构,给料器箱体的中部套接有抱箍,给料器箱体的表面开设有进料口,给料器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横梁支架,横梁支架的表面开设有嵌套给料器箱体的圆弧凹槽,抱箍的两端均设置有锁紧挡板,锁紧挡板的表面均通过固定件连接有振动电机,横梁支架的两端均通过弹簧连接支撑架体,抱箍、振动电机、横梁支架、锁紧挡板、弹簧组成给料器箱体的振动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给料器箱体通过圆锥状的导接管连接出料口,进料口的形状呈长方形。
进一步,所述给料器箱体的形状呈圆柱状,圆弧凹槽的直径和给料器箱体的直径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架体的架杆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的振动电机通过导线连接控制柜,控制柜的内部设置有变频器,控制柜的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给料器箱体两侧的振动电机对称分布,振动电机均倾斜放置。
进一步,所述横梁支架的形状呈U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通过振动使粉炭料进入炉内,能够完美解决湿的炭粉粘附包裹的问题,结构紧凑,具有提高产量,降低设备维修率,节约人工成本等显著的效果,实用性能优,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滨海活性炭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滨海活性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30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性高的反应釜装置
- 下一篇:特种浸渍炭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