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汤剂自动服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9121.3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0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叶亚琳;姚彬;张焕金;任雅瑾;郭胜蓝;姚欣然;张馨月;叶雪蓥;王东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7/00 | 分类号: | A61J7/00 |
代理公司: | 44001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友元;黄培智 |
地址: | 5103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管 输液管 汤剂 加热 本实用新型 不锈钢软管 控制显示屏 温度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 电磁阀 容器盖 服药 看护 人力资源成本 药物治疗效果 服药装置 一端连接 电连接 准确率 伸入 盛放 穿过 替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汤剂自动服药装置,包括不锈钢软管、控制显示屏、输液管以及多个用于盛放不同汤剂的容器,各容器均配设有容器盖、加热吸管、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加热吸管一端伸入在汤剂中,另一端穿过容器盖并通过一电磁阀与输液管的一端连接,输液管的另一端与不锈钢软管连接,电磁阀、加热吸管、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显示屏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替代目前采用的人力看护服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节省看护成本,可以提高服药准确率,提升药物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专用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卧床失能病人的汤剂自动服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老年人因病入院治疗。对于年龄太大的老年人因为部分身体机能丧失,必须依靠护理人员时刻伴随左右,提醒或帮助服药。这样不仅加大了护理人员的体力负担,而且提高了失能病人的看护成本,经济条件有限的失能病人往往得不到好的医疗看护。对于汤剂药物的服用,身体机能正常的人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失明、上肢残缺、活动不便以及智力受损的卧床失能人士却是一个大问题,必须依靠别人的帮助。如果各种药剂的服用时间不一致,那就更加增加了看护人员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卧床失能病人的汤剂自动服药装置,该装置充分考虑了卧床失能病人的行动不便或智力记忆力受损的情况,尽量减少了病人服药的动作和思维能力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汤剂自动服药装置,包括不锈钢软管、控制显示屏、输液管以及多个用于盛放不同汤剂的容器,各容器均配设有容器盖、加热吸管、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加热吸管一端伸入在汤剂中,另一端穿过容器盖并通过一电磁阀与输液管的一端连接,输液管的另一端与不锈钢软管连接,电磁阀、加热吸管、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显示屏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软管的出口端设置有吸嘴。病人通过吸嘴来吸取汤剂,吸嘴可从不锈钢软管上拆卸,以便更换和清洗。
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软管与输液管连接端设置有床头夹。床头夹既连接刚性的输液管,也连接柔性的不锈钢软管,并将它们的一端固定在床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吸管为套管结构,内管为汤剂流道,内管与外管的夹层设有与控制显示屏电连接的电热丝。可在控制显示屏的控制下用来加热或者保温汤剂。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各种汤剂制成后,分别装入容器中,根据服药医嘱,在控制显示屏设定好每种汤剂的服用时间、服用温度和服用量。到达某种汤剂服用时间时,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汤剂目前的温度,如果没有达到设定的服用温度,加热吸管中的电热丝通电,加热汤剂,直到达到设定的服用温度后,该汤剂所对应的电磁阀自动开启(此时,其他汤剂对应的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控制显示屏通过语音提示病人已到服药时间,卧床病人只需调整不锈钢软管将吸嘴插入口中吮吸即可。服用量由液位传感器提供的液位差来计算,一旦达到服用量,系统自动关闭电磁阀,汤剂就无法被吸出,该汤剂的一次服用过程就结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可以替代目前采用的人力看护服药,减轻了失能病患看护人的劳动强度,使得看护人不必一直守在病床前。
2.可以提高服药准确率,提升药物治疗效果,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服药,服药时间、服药温度、服用量都能得到精准控制。
3.可以降低照顾病人的人力成本,实行服药自动化后,可以减少病房护工看护时间,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节省看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汤剂自动服药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9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