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胶框内陷的背光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38970.7 | 申请日: | 201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2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成斯;雷辉;潘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翰博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谭勇 |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框 遮光胶带 膜片组 背板 粘接 背光模组 容置空间 内陷 背板边缘 背板内壁 固定胶带 折边 侧面 | ||
一种防止胶框内陷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膜片组、遮光胶带和胶框,所述背板边缘折边并在中部形成容置空间,所述膜片组和遮光胶带、胶框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边缘内侧固定设有所述胶框,且该胶框的侧面通过胶框固定胶带与所述背板粘接;所述遮光胶带一端与所述背板内壁粘接,另一端与所述膜片组的边缘上侧粘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胶框内陷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背光模组包括LED组成的背光源,背光源的光线经过背光模组将光源转化成面光源射出,经过扩散片的匀光作用,从背光模组出射,经过液晶面板后即可显示出我们所需要的图像。现有的背光模组中,胶框固定胶带是将胶框底面与背板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容易造成胶框四个角落内陷,投入MDL时出现Panel面板无法放置在Panel面板挡墙内的现象,导致设备频繁报警,影响模组正常投入,对此,提出一种防止胶框内陷的背光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胶框固定胶带侧贴于背板壁上防止胶框四角内陷滑动的一种防止胶框内陷的背光模组。
二、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胶框内陷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2)、膜片组、遮光胶带(4)和胶框(3),所述背板(2)边缘折边并在中部形成容置空间(2-1),所述膜片组和遮光胶带(4)、胶框(3)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2-1)内,其关键在于:所述背板(2)的边缘内侧固定设有所述胶框(3),且该胶框(3)的侧面通过胶框固定胶带(1)与所述背板(2)粘接;所述遮光胶带(4)一端与所述背板(2) 内壁粘接,另一端与所述膜片组的边缘上侧粘接。
实现原理:将胶框(3)的侧面通过胶框固定胶带(1)与背板(2)粘接后,使胶框(3)和背板(2)的X方向固定,防止在胶框(3)的四个角落内陷或边侧内陷时,不会使胶框(3)向外滑动移位。
作为优选:所述膜片组包括反射片(5)、导光板(6)、扩散片(7)和棱镜片(8),所述反射片(5)与所述背板(2)固定,所述导光板(6)设于所述反射片(5)上,所述扩散片(7)设于所述导光板(6)上,所述棱镜片(8)设于所述扩散片(7)上;反射片(5)将光源进行反射,导光板(6)用于引导反射的光源的散射方向,与扩散片(7)配合确保面板亮度的均匀性,与棱镜片(8) 配合以便提高面板的亮度。
作为优选:所述胶框(3)顶面与所述扩散片(7)底面接触;使得导光板 (6)更好的引导光的散射方向以通过上侧的扩散片(7)和棱镜片(8),防止光源从扩散片(7)与胶框(3)之间的缺口漏出。
作为优选:所述胶框固定胶带(1)包括一层粘胶层(1-1)和一层绝缘层(1-2),所述绝缘层(1-2)粘接在所述粘胶层(1-1)外侧面上部,所述粘胶层(1-1) 内侧面粘接在所述背板(2)上;使用粘胶层(1-1)使胶框(3)更加稳固的粘合在背板(2)上,防止了胶框(3)滑落,防止了胶框(3)左右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胶框固定胶带(1)包括两层粘胶层(1-1)和一层绝缘层(1-2),且相邻两层所述粘胶层(1-1)之间通过所述绝缘层(1-2)粘接,且最外层所述粘胶层(1-1)的长度小于所述绝缘层(1-2)的长度,露出位于上部的绝缘层(1-2);绝缘层(1-2)与粘胶层(1-1)交替粘接,使得胶框固定胶带(1)整体粘性更大,对胶框(3)的固定作用更强,便于防止胶框(3)滑落移位,最外层粘胶层(1-1)与胶框(3)粘接,露出绝缘层(1-2)与遮光胶带(4)粘接,便于遮光胶带(4)对膜片组与胶框(3)之间产生的缝隙更好的密封,防止光源泄漏。
作为优选:所述粘胶层(1-1)为双面胶层,使用双面胶便于同时与胶框(3) 与背板(2)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翰博光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翰博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89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