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位计自动除水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8398.4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1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于代林;张世宣;齐向东;杨雷;宋忠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位计 内螺纹 液位槽 本实用新型 除水雾装置 引压装置 固定板 喇叭型 吸雾器 雾管 雾嘴 自动控制装置 固定板下部 螺纹连接 排放管 外部 雾气 水雾 仪表 测量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位计自动除水雾装置,包括液位槽,设置在液位槽上部的物位计和与物位计连接的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雾器以及外部引压装置,所述的吸雾器由固定在液位槽上部的带内螺纹的物位计固定板,与带内螺纹的物位计固定板下部固定连接的喇叭型吸雾管所组成,所述的物位计与带内螺纹的物位计固定板螺纹连接,在所述的喇叭型吸雾管上开有二个以上的吸雾嘴,每个吸雾嘴通过雾气排放管与外部引压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除水雾时方便快捷,可使仪表正常工作,从而保证测量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位计自动除水雾装置。
背景技术
非接触类物位仪表主要包括雷达和超声液位测量等,由于不直接接触测量介子,有着使用寿命长、几乎可测量任何介子、安装操作简便。 但在工业生产中常常受生产环境影响,如季节交替产生的冷热交替而产生的水蒸汽、低温时测量探头结露或冰,此类仪表是通过波反射和接收原理进行测量,在水汽(水雾)达到一定程度,会直接产生干扰信号,造成测量误差偏大或测量失效,无法达到正常测量,不能满足现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物位计自动除水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物位计自动除水雾装置,包括液位槽,设置在液位槽内的被测介质,设置在液位槽上部的物位计和与物位计连接的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雾器以及外部引压装置,所述的吸雾器由固定在液位槽上部的带内螺纹的物位计固定板,与带内螺纹的物位计固定板下部固定连接的喇叭型吸雾管所组成,所述的物位计与带内螺纹的物位计固定板螺纹连接,在所述的喇叭型吸雾管上开有二个以上的吸雾嘴,每个吸雾嘴通过雾气排放管与外部引压装置相连接。
所述的外部引压装置包括与雾气排放管连接的引风机,依次设置在雾气排放管上的多阀组,手动阀门和真空压力表,所述的多阀组和引风机均与自动控制装置相连接。
在所述的多阀组与手动阀门之间的雾气排放管上还设有汽水分离器,所述的汽水分离器为旋流式汽水分离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雾液进汽口,吸雾嘴、排液口和冷凝水排放管,所述的排液口通过管路与液位槽连接。
所述的物位计为超声波物位计或雷达物位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引风机产生的负压将被测介质与超声波液位计之间的干扰仪表正常工作的水汽、雾气等通过引风机作用于喇叭型吸雾管,将水汽和雾气吸出到水汽分离装置,将冷凝水排到液位槽(液位池)中,喇叭型吸雾管压力、开启时间,可通过自动控制装置来调节各阀组开度和引风机压力,从而保证测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除水雾时方便快捷,可保证仪表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物位计自动除水雾装置,包括液位槽1,设置在液位槽1内的被测介质13,设置在液位槽1上部的物位计5和物位计5连接的自动控制装置14,所述的物位计5为超声波物位计或雷达物位计。这种物位计不直接接触测量介子,有着使用寿命长、几乎可测量任何介子,且安装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吸雾器以及外部引压装置,所述的吸雾器由固定在液位槽1上部的带内螺纹的物位计固定板4,与带内螺纹的物位计固定板4下部固定连接的喇叭型吸雾管3所组成,所述的物位计5与带内螺纹的物位计固定板4螺纹连接,在所述的喇叭型吸雾管3上开有二个以上的吸雾嘴2,喇叭型吸雾管3便于水雾吸收,每个吸雾嘴2通过雾气排放管10与外部引压装置相连接。附图给出了设置两个吸雾嘴2的实施例,分别安装在非测量区左右两侧,也可以根据环境设置多个吸雾嘴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83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