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链箱式生态浮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7864.7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8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晶园;郭力宇;祝遵崚;林语虎;杨发林;孙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江艳丽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浮床 固定单元 链接单元 箱体单元 本实用新型 高效净化 可调节 河床 美观 泥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链箱式生态浮床,属于生态浮床领域。一种链箱式生态浮床,包括箱体单元、链接单元、和沉土固定单元,若干箱体单元通过链接单元连接,所述沉土固定单元固定于河床泥土中,沉土固定单元通过链接单元与最下方的箱体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净化能力、可调节、营栖、美观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浮床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链箱式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水是生物赖以生存的载体,近年来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污染问题催生了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在物理生态工程、化学与生物领域均有所研究,但此类方法均不能起到长期的适用效果。
生态浮床是由人工湿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旨在利用植物根系净化水体的能力,同时供给水体生物一定的营栖空间。目前,生态浮床设计多停留在水体表层,对于水体深处的污染物无法企及,大大降低了生态浮床的利用效率。中国专利ZL201320653347.7提出了一种悬浮式沉水植物种植床,通过悬浮与重力调节装置使网床水生植物处于较佳的生长与光合生态位,但其尚未考虑浮床的稳固效应及其不可调节性,无法适应不同深浅程度的水位,净化区域受限,因此,在有限的水域扩大浮床净化水体的面积,同时水域深浅方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是生态浮床较有前景的应用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净化能力、可调节、营栖、美观的链箱式生态浮床。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链箱式生态浮床,包括箱体单元、链接单元、和沉土固定单元,若干箱体单元通过链接单元连接,所述沉土固定单元固定于河床泥土中,沉土固定单元通过链接单元与最下方的箱体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单元包括箱体、种植槽、攀附骨架、链接孔,所述箱体的顶部敞口,箱体的底部设有若干种植槽,攀附骨架设于箱体的内壁上,位于种植槽的四周,所述链接孔设于箱体底部的中心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种植槽为圆柱型通孔,通孔的底部为细密滤网。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攀附骨架为左右分叉的鱼骨型,链接孔为上下狭窄的圆柱型,箱体为方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链接单元包括花篮螺丝、链条、羊角钩,所述花篮螺丝的一端贯穿链接孔与箱体连接,其另一端与链条的一端连接,链条的另一端与羊角钩相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沉土固定单元为锚爪,与最下方的链接单元相连,即与最下方的连接单元上的羊角钩相连。
本领域可根据水体深度和透明度将简单水域划分为沉底层、沉水层、水面层。当箱体单元位于水面层时,箱体单元的种植槽内种植美人蕉、再力花、千屈菜、黄菖蒲中一种或几种组合;
当箱体单元位于沉水层时,箱体单元的种植槽内种植金鱼藻、狐尾藻中一种或组合;
所述箱体单元位于沉底层时,箱体单元的种植槽内放置微生物培养载体,培养的微生物包括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
根据不同水域的深度,适当增减箱体单元的个数,箱体单元内具体种植物也可适当的调整。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高效性,本实用新型通过立式箱体拼接,有效扩大浮床净化水域面积,在不同水体深度种植不同植物,解决植物因水体污染光照不足导致的光合受限问题,进一步提升净化效率。
2、便捷性,本实用新型通过链接箱体更换或增减,适应不同水域深度以及后期管理。
3、营栖性,本实用新型为水中生物创造附生环境,丰富水体生物多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7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翻转的生态浮床
- 下一篇: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组合式生态浮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