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的护岸修复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37726.9 | 申请日: | 2018-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8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谢鹰;祝遵崚;陶勇;井洁;杨发林;邵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雨岚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江艳丽 |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护岸 石笼框架 修复系统 生物载体单元 本实用新型 净化单元 水体 生态浮床 生态修复 垫层 分层 固土 吸附 分段 过滤 栽种 河道 净化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的护岸修复系统,本属于生态修复相关技术领域。种复合型的护岸修复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设于驳岸线上的护岸模块和设于河道上的生态浮床模块;所述护岸模块包括石笼框架,设于石笼框架内的净化单元,设于净化单元的上方、靠近水体一侧的生物载体单元,所述生物载体单元上栽种固土植物,所述石笼框架沿驳岸线设置,最下方的石笼框架的底部设有垫层。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受污染的水体分段、分层进行过滤、吸附与净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的护岸修复系统,尤其适合城市内以道路雨水径流为主要污染源造成的水体污染防治。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我国面临的水污染形势日益严峻,部分地区水质甚至出现持续恶化的状况,尤其是正处发展中的中小城市,其水质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随着城市道路建设和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路面污染物的总量不可避免地呈现大幅增长趋势,并随着路面雨水径流获融雪进入水体,对城市水环境构成威胁。有研究结果表明,COD、SS、重金属、氯化物、石油类物质是城区路面于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其浓度随着降雨及路面污染物累积状况的不同而发生随机变化,特别是在降雨初期。路面雨水径流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从而成为城市内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现有水体修复常用到的手段多为生态型驳岸或为生态浮床两种方式,两种水体修复方法都有其一定的效果但都是独立设置的,缺乏一套完整的系统将现有有效的水体修复方法整合到一起,发挥双重效果最大程度上减少路面径流进入水体所携带的污染物。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合型的护岸修复系统,立足上述之问题,提出了一种由复合型护岸模块、生态浮床模块两部分组成的水体生态修复集成系统。通过使用真水生植物与土木工程和非生命植物材料的结合,减轻破面以及坡脚的不稳定性和侵蚀,并同时实现多种生物的共生与繁殖。路面雨水流通过护岸模块的初步净化流入城市河流后,通过置于水体中的生态浮床有效的再次去除径流中的污染物,最大程度上减少和降低道路开发对于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有效控制雨水冲刷路面带来的污染物对受纳水体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路面径流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成为城市内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的问题,利用碎石、碎砖块、火山石、木炭、棕丝、水生植物对COD、SS、N、P等污染物进行吸附、过滤等特点,提供了一种便捷、快速、易成型的水体生态修复集成系统。对受污染水体分段分层进行净化修复,形成生态处理系统。传统方法相比,进一步控制了道路径流对水体的影响,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控制雨水冲刷路面带来的污染物对受纳水体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复合型的护岸修复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设于驳岸线上的护岸模块和设于河道上的生态浮床模块;
所述护岸模块包括石笼框架,设于石笼框架内的净化单元,设于净化单元的上方、靠近水体一侧的生物载体单元,所述生物载体单元上栽种固土植物,所述石笼框架沿驳岸线设置,最下方的石笼框架的底部设有垫层,保证稳定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净化单元从上至下依次为过滤层、吸附层和净化层,所述过滤层自上而下依次为大石子层、小石子层、碎砖块层;所述吸附层为火山石和木炭;所述净化层为棕榈丝或椰壳纤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垫层的厚度为100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生态浮床模块包括浮块、设于浮块内的容纳部、设于容纳部内的种植篮、设于浮块上的连接组件和固定部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位于浮块不同侧壁上的凸块和卡槽,相邻的浮块通过凸块和卡槽的配合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部件为锚链,其一端与浮块的底部相连,另一端垂向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雨岚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雨岚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77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耗能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脱硫塔的污水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