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混沌映射产生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35486.9 | 申请日: | 201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6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芳;段俊毅;李争荣;裴永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H03K19/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 地址: | 21001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沌映射 单片机内核 产生电路 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 判决模块 随机性 数字信号转换 不可预测性 初值敏感性 输出 编码波形 电源电路 调试电路 复位电路 混沌信号 晶振电路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遍历性 功耗 界性 算法 调试 判决 转换 维护 | ||
1.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混沌映射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SP430F169单片机内核、DA转换模块、判决模块、电源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USB下载电路和JTAG仿真调试电路,所述MSP430F169单片机内核根据Chebyshev、Logistic、Tent和Sine混沌映射算法,产生数字信号,所述DA转换模块将MSP430F169单片机内核产生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从Vout1输出,所述判决模块对产生的混沌信号进行判决,转换成NRZ编码波形,从Vout2输出;所述电源电路包括芯片USB1、芯片S1、芯片JP2、芯片U6、保险丝F1、电容C17、电容C3、电容C24、电容C26、电阻R48、电阻R2、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L9和P1,所述芯片USB1的引脚1与保险丝F1的一端连接,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芯片S1的引脚3连接,芯片S1的引脚2分别与电容C17的正极、电容C3的一端和电源连接,电容C17的负极、电容C3的另一端和芯片USB1的引脚4均与地线连接,发光二极管L9正极与电阻R48的一端连接,电阻R48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发光二极管L9负极连接地线,芯片JP2的引脚7和引脚8与电源连接,引脚4与引脚6连接,引脚1和引脚2连接3.3V电压,引脚3和引脚5连接地线,芯片U6的引脚1连接电源,引脚3分别连接电容C26正极、电容C24一端和3.3V电压,电容C26负极、芯片U6的引脚2、电阻R2的一端和电容C24另一端均与地线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所述芯片USB1为USB、芯片JP2为HEADER4X2、芯片U6为LM1117-3.3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混沌映射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晶振电路包括高速晶体振荡器电路和低速晶体振荡器电路,所述低速晶体振荡器电路采用32.768kHZ晶振经过XIN和XOUT两个引脚接入到单片机内部,所述高速晶体振荡器电路通过XT2外接两个30pF的电容经过XT2IN和XT2OUT2个引脚连接到单片机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混沌映射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电阻R3、电容C10、二极管D2和复位按键RST,所述电阻R3一端与二极管D2负极均连接3.3V电压,电阻R3另一端、电容C10的一端、复位按键RST的一端和二极管D2正极极均与单片机REST引脚连接,复位按键RST的另一端和电容C10的另一端均与地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混沌映射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下载电路包括芯片JP3、芯片J2和芯片U3,所述芯片JP3引脚均与单片机相连,芯片J2的引脚1和引脚3分别与单片机引脚11和引脚10连接,芯片J2的引脚2连接地线,芯片U3的引脚3与二极管D3正极连接,二极管D3负极、芯片U3的引脚4、引脚6、引脚7、引脚9、引脚10、引脚15、引脚16和电阻R4一端均与单片机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与3.3V电压连接,电容C2的一端连接芯片U3的引脚5,芯片U3的引脚19分别连接电容C6的一端和电源,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3的引脚15和引脚16分别与网络节点RTS、DTR连接,电容C7的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均与地线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和晶振Y1的一端均与芯片U3的引脚9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和晶振Y1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引脚10连接,所述芯片J2为COM3,芯片U3为CH340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混沌映射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JTAG仿真调试电路采用14引脚的JTAG插件,通过JTAG接口和MSP430F169单片机仿真器连接,实现程序下载和调试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54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