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储料罐及其液体芳烃气化转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5121.6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5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吴鲜家;黄勋文;黄其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百星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00 | 分类号: | C10L3/00;F17C13/04;F17C13/02;F17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储料罐 隔板 混合燃气 液体芳烃 冷却液 气化 腔体两端 转换系统 出气口 入料口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高度变化 空气流量 产气罐 高品质 上气孔 储料 减小 腔体 流出 体内 储存 阻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芳烃气化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卧式储料罐及其液体芳烃气化转换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腔体和设置于腔体两端的入料口和出气口,所述腔体内设有若干个隔板,隔板上开设有气孔,且若干个隔板上气孔高度依次降低;卧式储料罐的设置能够使产气罐产生的先通过卧式储料罐,尽量防止冷却液的回流;入料口和出气口设置在腔体两端,冷却液更容易留在卧式储料罐内,混合燃气通过隔板上的气孔通过,减小空气流量,再加上气孔高度变化,能够更大限度的阻挡冷却液流出影响混合燃气的品质;而且卧式储料罐也起到了一定的过渡、储存的作用,更利于稳定的产出高品质的混合燃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芳烃气化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卧式储料罐及其液体芳烃气化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燃料是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常用的燃料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石油燃烧过程中都容易产生有害气体,不够环保;天然气由外部管路供应容易受条件的限制,而且热值较低;也有使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的情况,但是大部分选用桶装的液化石油气,运输过程危险,成本高,也会存在中毒的可能性。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938013U公开了一种将液态轻芳烃转换成气态的设备,包括一燃气储气桶与两产气桶体,该燃气储气桶与各产气桶体间连设有燃气连通管,形成π字形;该各产气桶体至少包括有一轻芳烃燃料注入管、一混空支管、一进气管、一曝气管与一加热元件;且该两产气桶体间连设有一液位连通管,产气桶体内还设有测高密度液雾滤网、测中密度液雾滤网、测低密度液雾滤网。
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醚、烷类的液态油品与空气气体经加热与混合和气化后,运用其蒸发气体作为引火燃烧气体,以替代一般可燃气体等用途而且可在加热时适时补充油料,稳定产出的燃气品质。但是一燃气储气桶与两产气桶体形成π字形,从产气桶体内产生的气体到达燃气储气筒,部分气体冷却形成的液体或原料中的部分杂质会回流,不仅会影响气体的流速,还容易堵塞测高密度液雾滤网、测中密度液雾滤网、测低密度液雾滤网,进而影响后期稳定产出的燃气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在于提供卧式储料罐,能够将产生的燃气先通过卧式储料罐,防止冷却液回流,更利于稳定产出气体,且品质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卧式储料罐,包括腔体和设置于腔体两端的入料口和出气口,所述腔体内设有若干个隔板,隔板上开设有气孔,且若干个隔板上气孔高度依次降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卧式储料罐的设置能够使产气罐产生的先通过卧式储料罐,尽量防止冷却液的回流;入料口和出气口设置在腔体两端,冷却液更容易留在卧式储料罐内,混合燃气通过隔板上的气孔通过,减小空气流量,再加上气孔高度变化,能够更大限度的阻挡冷却液流出影响混合燃气的品质;而且卧式储料罐也起到了一定的过渡、储存的作用,更利于稳定的产出高品质的混合燃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入料口设置在腔体远离地面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少混合燃气在管道内的时间,将大部分冷却液留在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卧式储料罐上还设有压力表座、泄气阀座和安全阀座,还设有液位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好的监控腔体内混合燃气的状态,而且有泄气阀座和安全阀座,更加安全;液位计可以检测腔体内冷却液的体积,便于及时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卧式储料罐在腔体靠近地面的底部设置有排料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冷却液的排出,方便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卧式储料罐底部设有与产气罐连通的进液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百星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百星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5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煤气脱水装置
- 下一篇:液体芳烃气化转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