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集料供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35071.1 | 申请日: | 201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3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翔;王希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君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9 | 代理人: | 傅家强 |
| 地址: | 362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料 粒径分布 粒径 集料仓 料门开度 混合料搅拌设备 连续式沥青 皮带输送机 供应系统 控制装置 轮廓数据 预设 皮带输送机转速 采集模块 降低转速 皮带输送 实时采集 混入 级配 减小 修整 反馈 | ||
一种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集料供应系统,第一3D轮廓采集模块实时采集第二皮带输送机上的集料的轮廓数据并反馈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轮廓数据获得集料的实际粒径分布参数,再将实际粒径分布参数与预设粒径分布参数进行比较,当实际粒径分布参数超过预设粒径分布参数允许的误差值,则控制各个集料仓的料门开度和/或皮带输送机转速以修整集料的级配,当第一粒径集料仓中混入第二粒径集料,且第二粒径集料占比超过一定值,则控制第一粒径集料仓的第二皮带输送机提高转速或加大料门开度,该第二粒径集料仓的第二皮带输送机降低转速或减小料门开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集料供应系统。
背景技术
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中集料输送采用的是连续式输送计量供料方式,连续式与间歇式的最大区别在于连续式没有集料筛分环节,没有热料储存环节,在进搅拌缸之前没有间歇集料计量环节,以往通过振动筛控制集料级配的方法,在连续式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已然是行不通的。另外因为没有了进搅拌缸之前的间歇集料计量环节,沥青混合料所需的集料又均有严格的级配要求,目前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中所有集料均通过集料供应系统连续计量、连续输送至搅拌缸中搅拌。
目前连续式搅拌设备中采用的是皮带机上加设称重传感器,通过感应皮带输送机上方的物料重量来计量集料重量实现计量,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计量精度低,无法精确标定,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如皮带机本身的振动等其它振动),机构复杂,难于维护。而且即使称重传感器足够计量足够精确,传统采用摩擦式皮带机驱动方式,必然存在着减速电机转速与皮带运动距离不同步现象(皮带与驱动滚筒相对打滑造成丢步),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即使前道工序计量的非常精确,可实际所输送进搅拌缸内的集料已然发生了变化,直接导致了所搅拌出来的混合料出现级配偏差。
另外集料重量计量方法即使可以实现连续式粗略计量输送,但是皮带秤无法判定所计量输送的集料粒径级配是否合格或者粒径级配处于什么粒径范围。而各个集料仓之间经常会存在混仓的情况,目前集料在输送计量过程中采用人工不定期取样检测,耗时长,工作效率低,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准确控制集料级配的集料供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集料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集料仓、控制装置和第一皮带输送机,多个集料仓沿第一皮带输送机长度方向排列并可向第一皮带输送机投放集料,集料仓包括仓体、料门装置、第二皮带输送机、第一3D轮廓采集模块,第二皮带输送机的转速可调,仓体底部设置有被第二皮带输送机的皮带封闭的卸料口,仓体侧面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设置有料门装置,料门装置具有可相对第二皮带输送机的皮带移动的料门,料门下沿与第二皮带输送机的皮带之间构成出料通道,第一3D轮廓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第二皮带输送机上的集料的轮廓数据,控制装置分别与各个集料仓的第一3D轮廓采集模块、料门装置和第二皮带输送机连接,可根据各种集料的轮廓数据协调控制各个集料仓的料门开度和/或第二皮带输送机转速。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分析处理模块和PLC控制模块,第一3D轮廓采集模块与分析处理模块连接,PLC控制模块与料门装置和第二皮带输送机连接,分析处理模块可分析处理轮廓数据获得实际粒径分布参数并与预设粒径分布参数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反馈给PLC控制模块,PLC控制模块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料门装置和第二皮带输送机的工作状态。
所述料门装置包括料门和电动推杆,料门垂直第二皮带输送机的皮带布置,电动推杆连接并驱动料门升降移动。
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包括两滚筒、皮带和驱动电机,两滚筒间隔相对布置,皮带张紧在两滚筒之间,驱动电机驱动滚筒转动,所述皮带内壁设置有沿皮带宽度方向延伸的凸条,所述滚筒外周面形成有可与凸条啮合的凹槽。
所述滚筒包括筒体和设置在筒体外周面的橡胶包络层,所述凹槽形成在橡胶包络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5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