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快速冷却水路的浇口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3234.2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6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金升机械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73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132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口套 冷却槽 冷却水路 进料孔 导水 冷却水 出水 输水 本实用新型 设备零部件 冷却效果 使用寿命 注塑模具 出水孔 导水孔 进水孔 浇筑 背面 冷却 包围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设备零部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快速冷却水路的浇口套,包括顶部两端均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和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导水冷却槽和出水冷却槽的浇口套本体,所述浇口套本体的中部开设有进料孔,所述浇口套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位于进料孔正面和背面一侧的,所述浇口套本体底部的一侧开设有位于导水冷却槽和输水冷却槽之间的第一导水孔。该具有快速冷却水路的浇口套,通过两个输水冷却槽、导水冷却槽和出水冷却槽包围住进料孔,利用冷却水进行冷却时,冷却水与浇口套本体的接触面积较大,不影响浇口套本体的浇筑生产的同时,使得冷却效果提高,从而提高了浇口套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设备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快速冷却水路的浇口套。
背景技术
浇口套又叫唧嘴、灌嘴、浇口灌,是让熔融的塑料材料从注塑机的喷嘴注入到模具内部的流道组成部分,用于连接成型模具与注塑机的金属配件,通常用热作模具钢制造。
为了提高浇口套的使用寿命,通常需要对浇口套设置冷却水路,进行快速冷却,然而,常见的浇口套采用开设有通水孔的方式进行冷却,由于通水孔较小,使得冷却效果不好,而一些采用螺旋式通水孔设计的浇口套虽然冷却效果较好,但是生产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快速冷却水路的浇口套,具备快速冷却水路的优点,解决了常见的浇口套采用开设有通水孔的方式进行冷却,由于通水孔较小,使得冷却效果不好,而一些采用螺旋式通水孔设计的浇口套虽然冷却效果较好,但是生产麻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快速冷却水路的浇口套,包括顶部两端均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和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导水冷却槽和出水冷却槽的浇口套本体,所述浇口套本体的中部开设有进料孔,所述浇口套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位于进料孔正面和背面一侧的输水冷却槽,所述浇口套本体底部的一侧开设有位于导水冷却槽和输水冷却槽之间的第一导水孔,所述浇口套本体底部的另一侧开设有位于出水孔和第二导水孔之间的第一导水孔,所述导水冷却槽、出水冷却槽、输水冷却槽、第一导水孔和第二导水孔均位于进料孔的外侧,所述、与两个以的轴心对称,所述导水冷却槽、出水冷却槽与两个输水冷却槽以浇口套本体的轴心对称。
优选的,所述导水冷却槽与进水孔和第一导水孔均接通,且进水孔位于导水冷却槽的顶部,所述第一导水孔位于进水孔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出水冷却槽与出水孔和第二导水孔均接通,且出水孔位于出水冷却槽的顶部,所述第二导水孔位于出水孔的底部,且出水孔与进水孔内部的一侧均为螺纹式设计。
优选的,所述输水冷却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输水冷却槽以浇口套本体的轴心对称,两个所述输水冷却槽底部的两侧均与第二导水孔和第一导水孔接通。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有快速冷却水路的浇口套,通过两个输水冷却槽、导水冷却槽和出水冷却槽包围住进料孔,利用冷却水进行冷却时,冷却水与浇口套本体的接触面积较大,不影响浇口套本体的浇筑生产的同时,使得冷却效果提高,从而提高了浇口套本体的使用寿命。
2、该具有快速冷却水路的浇口套,通过进水孔从浇口套本体顶部输送冷却水,冷却水依次经过导水冷却槽、浇口套本体底部的第一导水孔、输水冷却槽和第二导水孔,并由出水孔排出,使得冷却水循环使用,确保进行冷却的水始终是凉水,从而提高了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剖切图。
图中:1、浇口套本体;2、进料孔;30、进水孔;31、导水冷却槽;40、出水孔;41、出水冷却槽;50、输水冷却槽;51、第一导水孔;52、第二导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金升机械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金升机械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3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流道转三板模再转牛角进胶结构
- 下一篇:一种LED支架内部双向流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