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冷制冷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30335.4 | 申请日: | 2018-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1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郭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固太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邓文武 |
| 地址: | 201406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盖 下表面 侧板 进气口 底板 风冷制冷设备 空气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 制冷效果 出气口 散热口 制冷盘 贴合 一体化结构 内部空气 嵌入安装 制冷装置 上表面 浑浊 焊接 净化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冷制冷设备,其结构包括制冷盘、上盖、进气口、出气口、空气净化装置、侧板、底板、主体、散热口,制冷盘的下表面贴合于上盖的上方,进气口的下表面嵌入安装于上盖的内部,出气口的左侧焊接于侧板的右侧,空气净化装置的上方设于上盖的下方,侧板的左侧表面与主体的右侧相连接,底板的上表面贴合于主体的下表面,散热口与主体为一体化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其制冷装置内部的空气实时进行净化更换,得到流通,使得内部空气不易变得浑浊,使制冷效果明显,制冷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风冷制冷设备,属于制冷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主要由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和附件、管路组成。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压缩制冷设备、吸收制冷设备、蒸汽喷射制冷设备、热泵制冷设备和电热制冷装置等。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720345800.6的一种风冷制冷设备,其结构包括制冷设备本体,所述制冷设备本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冷凝器本体,所述制冷设备本体内壁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正表面的顶部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压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制冷设备本体、冷凝器本体、固定块、支撑柱、压板、滑槽、滑块、卡柱、第一定位块、拉杆、连接板、卡块、卡板、弹簧、第一连接块、第二定位块、第三定位块和第二连接块,但是该现有技术当制冷装置使用时间过长时,内部的空间得不到流通,使得内部空气变得浑浊,当内部空气变得浑浊时易导致制冷效果不明显,制冷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制冷设备,以解决现有当制冷装置使用时间过长时,内部的空间得不到流通,使得内部空气变得浑浊,当内部空气变得浑浊时易导致制冷效果不明显,制冷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风冷制冷设备,其结构包括制冷盘、上盖、进气口、出气口、空气净化装置、侧板、底板、主体、散热口,所述制冷盘的下表面贴合于上盖的上方,所述进气口的下表面嵌入安装于上盖的内部,所述出气口的左侧焊接于侧板的右侧,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上方设于上盖的下方,所述侧板的左侧表面与主体的右侧相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贴合于主体的下表面,所述散热口与主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吸气管、吸气泵、出气管、第一压缩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气腔、第二压缩杆、净化腔、第二输气口、第一输气口、转动盘、外壳,所述吸气管的外侧设于吸气泵的内侧,所述出气管的右侧嵌入安装于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压缩杆的左侧与转动盘的右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右侧表面焊接于外壳的内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方与第一弹簧的下方相平行,所述第二压缩杆的外侧安装于气腔的内部,所述净化腔的下方与第二输气口的上方相连接,所述第一输气口的右侧安装于转动盘的左侧,所述转动盘设于外壳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盘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出气口的直径为5cm。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的左侧表面嵌入安装于主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盘的下方安装于主体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腔通过外壳与侧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采用pvc材质,环保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空气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固太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固太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03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减振装置的运输用制冷机组
- 下一篇:恒温液循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