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子聚结式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9132.3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7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毓鹏;高群;任国伟;于钢;王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现代辅机开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40 |
代理公司: | 大连博晟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6 | 代理人: | 杨迪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油管路 聚结 油水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 进液管路 油层 体内 撇油槽 壳体 出液管路 从上向下 过滤结构 回水装置 机床附件 聚结滤芯 排污管路 使用寿命 出油口 集油箱 油分子 油装置 支撑体 凝聚 探入 外壁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附件,特别涉及一种分子聚结式油水分离装置。从上向下在壳体的外壁上布设有出油管路、进液管路、出液管路、排污管路;出油管路与壳体内的撇油槽相连,出油管路下端出油口探入到集油箱中,进液管路与壳体内的聚结滤芯支撑体相连通;在壳体的腔体内,分布有聚油装置、回水装置和撇油槽。本实用新型可加快油分子的聚结,以利于凝聚成油层;在不增大占地面积的前提下,大幅度的提高油层的凝聚效率;增加辅助过滤结构,使得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附件,特别涉及一种分子聚结式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加工生产线中,金切机床都要配套使用各种的切削液,清洗机上则要配套使用各种清洗液。这两大类液体在工作过后,液体中都会含有大量的机床和工件上冲洗下的各种油类,这些油类在液体中长期存在,会加速切削液或清洗液的腐败,减少切削液或清洗液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能够有效的将油污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并排除掉,尽可能的延长切削液或清洗液的使用寿命。
目前在生产线中存在多种油水分离方式,有带式撇油式、盘式刮油式等,基本上都是利用油、水密度不同,油比水轻,能够浮在水面上,形成油层后再用各种方法来将有油层提取出来。但是发展到现在,始终面临效率太低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使用过的冷却液或清洗液是一种油水混合液,需要静置一段时间,才能使混合液中的油慢慢的漂浮上来,在顶层形成一个油层。但是在汽车发动机加工生产线上,为了满足生产节拍的要求,这个静置时间是没有的,而且由于生产线的持续过程,想要建立一个相对静止的液体区域也很难达到,因此油水分离的效果一直都不是很理想,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子聚结式油水分离装置,适用于汽车发动机加工生产线中切削液和清洗液中所含油污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分子聚结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连接在底座上,壳体上方的上盖与壳体连接,上盖的前沿上安装扣牙,在壳体上同时安装与扣牙配合的扣锁,从上向下在壳体的外壁上布设有出油管路、进液管路、出液管路、排污管路;出油管路与壳体内的撇油槽相连,出油管路下端出油口探入到集油箱中,进液管路与壳体相连,并且与壳体内的聚结滤芯支撑体相连通;出液管路连接在壳体上,并且与壳体内的回水管相连通;壳体外部同时也连通着排污管路和布袋精过滤器放水管路;
在壳体的腔体内,分布有聚油装置、回水装置和撇油槽,聚油装置的聚结滤芯支撑体的进口管连接在壳体的桶壁上,聚结滤芯支撑体上连接聚结滤芯,回水装置的回水管连接在壳体上,回水管上端连接液位调整套,在液位调整套周边开有进水的槽口,回水管外面套着隔油管,隔油管的长度大于回水管,撇油槽通过其上的油管连接在壳体的内壁上。
所述出油管路由直角弯头管接头一、螺纹管一、手动球阀一、螺纹管二依次连接组合而成,通过螺纹与壳体上的螺纹接口相连,螺纹管二的下端出油口探入到由钢板焊接而成的集油箱中,集油箱放置在托架上,托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进液管路通过螺纹与壳体上的螺纹接口相连,进液管路由螺纹管三、手动球阀二、直角弯头管接头二、管一、布袋精过滤器、手动球阀三、螺纹管五、直角弯头管接头四、直角弯头管接头五、螺纹管七依次连接组合而成,通过管螺纹或法兰螺栓连接成一套管理系统。
所述布袋精过滤器放水管路由手动球阀五、直角弯头管接头七、螺纹管九、螺母连接管接头二依次连接组合而成,通过管螺纹连接在管三上,同时布袋精过滤器也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布袋式精过滤器1内用过滤器精度为10m的过滤布袋。
所述出液管路连接由管三通过法兰螺栓固定在壳体上。
所述排污管路由管四、手动球阀四、直角弯头管接头六、螺纹管八、螺母连接管接头一组合连接而成,通过管螺纹连接在管三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现代辅机开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现代辅机开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9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工业废水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平流式溶气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