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薄板型材生产的石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7130.0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7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勇;付永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恒工机械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5 | 分类号: | B22D11/0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7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板型材 石墨模具 隔热孔 矩形孔 本实用新型 中心设置 结疤 盲孔 冷却 生产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薄板型材生产的石墨模具,包括本体,本体横截面为圆形,本体中心设置有贯穿的矩形孔,本体底部矩形孔一侧设置有隔热孔且隔热孔为盲孔,上述结构具有减缓薄板型材底面的冷却速度和减少薄板型材底部结疤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薄板型材生产的石墨模具。
背景技术
对于水平连铸铸铁型材而言,当其截面尺寸宽高比大于三以上,行业内把此归属于薄板类型材。
在生产薄板类方型材时,石墨模具的一端与熔铸炉的薄板溶液链接,在熔液的压力作用下,熔化的铸铁熔液通过熔液进口进入石墨模具,由于石墨模具上面和底面厚度过大,导致薄板型材铸造过程中,薄板铸铁上下面冷却不均,再加上铸铁重力的作用,在薄板型材生产时,极易出现薄板上部发亮,底部发暗并伴随有结疤出现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薄板型材生产的石墨模具,其解决了薄板类型材上下面冷却不均的问题,具有减缓薄板型材底面的冷却速度和减少薄板型材底部结疤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薄板型材生产的石墨模具,包括本体,本体横截面为圆形,本体中心设置有贯穿的矩形孔,本体底部矩形孔一侧设置有隔热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薄板铸铁钢水浇注到石墨模具的矩形孔内,熔体将热量传递给石墨模具,石墨磨具通过底部的隔热孔减缓铸铁熔体热传递的速度,从而减缓熔体型材底面的冷却强度,人为的促使薄板型材上下面的冷却能力接近一致。有效的控制了薄板铸铁底部结疤的缺陷。
进一步优选为:隔热孔设置一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减缓熔体型材底面的冷却强度,促使薄板型材上下面的冷却速度一致。
进一步优选为:隔热孔均匀、间隔分布在本体底部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熔体将热量传递给石墨模具,石墨磨具通过底部的隔热孔传递的热量均匀。
进一步优选为:隔热孔呈圆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隔热孔的成型,只需要操作人员用电钻在本体上钻出即可。
进一步优选为:隔热孔为盲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石墨本体上表面没有隔热孔,只有下表面具有隔热孔,促使薄板型材上下面的冷却能力接近一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石墨本体底部开设隔热孔,石墨磨具通过底部的隔热孔减缓铸铁熔体热传递的速度,从而减缓熔体型材底面的冷却强度,人为的促使薄板型材上下面的冷却能力接近一致;
2.通过将隔热孔设置一排,增大减缓熔体型材底面的冷却强度,促使薄板型材上下面的冷却速度一致;
3.通过隔热孔均匀、间隔分布在本体底部上,使得熔体将热量传递给石墨模具,石墨磨具通过底部的隔热孔传递的热量均匀;
4.通过隔热孔设置成圆形,方便隔热孔的成型,只需要操作人员用电钻在本体上钻出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剖视图,示意出了整个设备的具体结构。
图中,1、本体;2、矩形孔;3、隔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恒工机械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恒工机械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71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锡锭成型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回路冷却铜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