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壤参数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7081.0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7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冷超群;许玲;周康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土壤参数传感器 收容空间 土壤参数采集 操作杆 采集 本实用新型 参数收集器 多圈 参数信息 等距间隔 电性连接 感测探头 均匀布置 数据支持 温室大棚 外露 内壁 嵌装 连通 种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壤参数采集装置,包括本体、参数收集器及若干不同类型的土壤参数传感器,本体包括操作杆及设于操作杆一端上的土壤套,土壤套围成土壤收容空间,土壤套远离操作杆的端面上设有连通土壤收容空间的土壤入口,土壤收容空间的内壁上设有多圈采集线,多圈采集线背向土壤入口等距间隔布置,土壤参数传感器嵌装在土壤套上,且每一采集线上分别均匀布置有多个不同类型的土壤参数传感器,土壤参数传感器的感测探头外露在土壤收容空间中,土壤参数传感器与参数收集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土壤参数采集装置,其每次都能够采集土壤不同深度处的多种参数信息,能够给温室大棚种植带来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达到科学合理种植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参数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温室大棚种植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极大的便利,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众所周知,种植土壤中的温度、湿度、PH值等环境因子对作物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温室大棚种植的关键在于及时了解土壤参数。
现有技术当中,目前一般通过人工或在土壤当中埋入土壤传感器来监测土壤参数,这些方式都缺乏土壤层级参数的采集,而土壤随深度的变化其参数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故目前的土壤监测手段均难以达到科学合理种植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壤参数采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缺乏土壤层级参数采集的技术问题。
一种土壤参数采集装置,包括一本体、一参数收集器及若干不同类型的土壤参数传感器,所述本体包括一操作杆及设于所述操作杆一端上的一土壤套,所述土壤套围成一土壤收容空间,所述土壤套远离所述操作杆的端面上设有连通所述土壤收容空间的土壤入口,所述土壤收容空间的内壁上设有多圈采集线,所述多圈采集线背向所述土壤入口等距间隔布置,所述土壤参数传感器嵌装在所述土壤套上,且每一所述采集线上分别均匀布置有多个不同类型的所述土壤参数传感器,所述土壤参数传感器的感测探头外露在所述土壤收容空间中,所述土壤参数传感器与所述参数收集器电性连接。
上述土壤参数采集装置,使用时,可将土壤套放置在待测土壤表层上,并敲打或挤压操作杆,以将土壤套插入土壤当中,土壤通过土壤入口将进入土壤收容空间当中,由于土壤收容空间的内壁上设有背向土壤入口等距间隔布置的多圈采集线,且每一采集线上分别均匀布置有多个不同类型的土壤参数传感器,因此当土壤进入收容空间当中后,各采集线上的土壤参数传感器将对土壤不同深度位置的参数进行采集,从而完成采集土壤的层级参数,因此本土壤参数采集装置,其每次都能够采集土壤不同深度处的多种参数信息,能够给温室大棚种植带来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达到科学合理种植的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多圈采集线背向所述土壤入口等距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采集线之间的距离位于8cm至15c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土壤套远离所述操作杆的端面向外凸起形成一围绕所述土壤入口布置的锥形部,所述锥形部衔接在所述土壤套的外壁和所述土壤收容空间的内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杆上设有光照度传感器及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土壤套的内部设有第一中空,所述土壤参数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中空内。
进一步地,所述参数收集器设于所述操作杆上,所述操作杆的内部设有第二中空,所述第一中空和所述第二中空连通,所述土壤参数传感器与所述参数收集器连接的导线穿经所述第一中空和所述第二中空。
进一步地,所述土壤套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条形孔,所述条形孔贯通所述土壤收容空间和所述土壤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土壤参数传感器为土壤湿度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ph值传感器及土壤重金属检测器当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参数收集器上集成有无线信号发射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理工学院,未经南昌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7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