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接头用的右侧铜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5764.2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2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简咏良;岑嘉洛;陈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高力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648;H01R4/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晓晖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铜管 绝缘管 小铜管 大直径段 铜外壳 本实用新型 二级阶梯状 壳体保护套 电缆接头 接地部件 小直径段 壳体 便于安装 电力电缆 二次利用 使用寿命 阶梯面 侧壁 拆卸 均布 通孔 外壁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接头用的右侧铜外壳,包括壳体、接地部件以及壳体保护套,所述壳体包括大绝缘管、小铜管以及连接大绝缘管与小铜管的连接铜管,所述大绝缘管的外壁为二级阶梯状,所述连接铜管为二级阶梯状,连接铜管的大直径段套设于大绝缘管的大直径段的外侧,连接铜管的小直径段套设于小铜管的外侧,所述接地部件设于连接铜管的阶梯面,所述壳体保护套包裹于大绝缘管的大直径段、连接铜管以及小铜管靠近连接铜管的一段的外侧,所述大绝缘管的小直径段的侧壁均布有若干有用于与左侧铜外壳连接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和拆卸,有利于回收以及二次利用;具有一定的性能,提高了电力电缆工作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接头用的右侧铜外壳。
背景技术
在长距离布线或电力电缆的安装时,通常会采用将两根电力电缆连接到一起的手段来提高电缆的长度。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电力电缆接头来实现电力电缆的连接工作,在电力电缆接头外设有铜外壳,以实现电气绝缘。但是,现有的大多数铜外壳结构设计不合理,材质普通且单一,其效果不理想,降低了电力电缆工作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接头用的右侧铜外壳。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接头用的右侧铜外壳,包括壳体、接地部件以及壳体保护套,所述壳体包括大绝缘管、小铜管以及连接大绝缘管与小铜管的连接铜管,所述大绝缘管的外壁为二级阶梯状,所述连接铜管为二级阶梯状,连接铜管的大直径段套设于大绝缘管的大直径段的外侧,连接铜管的小直径段套设于小铜管的外侧,所述接地部件设于连接铜管的阶梯面,所述壳体保护套包裹于大绝缘管的大直径段、连接铜管以及小铜管靠近连接铜管的一段的外侧,所述大绝缘管的小直径段的侧壁均布有若干有用于与左侧铜外壳连接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保护套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云母隔热层、聚乙烯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部件包括固定座以及铜鼻子,所述固定座为外壁呈阶梯状的筒体,固定座的小直径段贯穿连接铜管的阶梯面并伸入连接铜管的内部,固定座的阶梯面与连接铜管的阶梯面相抵并焊接连接,固定座的内腔设有螺纹,所述铜鼻子包括与固定座的内腔螺纹连接的螺纹段以及与接地电缆连接的接线段。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小直径端为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保护套延伸固定座的大直径段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小铜管与连接铜管焊接连接,所述大绝缘管与连接铜管胶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接地部件的固定座与铜鼻子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有利于回收以及二次利用;
2)壳体保护套包括了云母隔热层,使铜外壳具有一定的性能,提高了电力电缆工作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大绝缘管,12、小铜管,13、连接铜管;
111、通孔;
21、固定座,22、铜鼻子;
221、螺纹段,222、接线段;
31、云母隔热层,32、聚乙烯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高力电缆附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高力电缆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5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C散件连接器
- 下一篇:便于组装和连接稳固的USB Type-C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