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侧围外板搭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4539.7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1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元;汤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2D2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围外板 加强件 后翻边 前翻边 搭接 焊接 汽车侧围外板 搭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 材料利用率 安全性能 腔体结构 整车 汽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侧围外板搭接结构,包括侧围外板、位于侧围外板内侧的A柱内板和位于侧围外板和A柱内板之间的A立柱下加强件,所述A立柱下加强件的后翻边与A柱内板的后翻边和侧围外板的后翻边搭接焊接,A立柱下加强件的前翻边内侧与A柱内板的前翻边搭接焊接形成腔体结构,所述侧围外板的前翻边内侧与A立柱下加强件的中部外侧搭接焊接。其能够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减轻侧围外板的重量,提高材料利用率,改善整车的动力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侧围外板搭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轻量化是车企保持量产能力的同时,达到环保目标最有效的途径。它是现阶段任何一个车企在节能减排政策法规和双积分制度下绕不过去,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面对日益严苛的标准,汽车轻量化势在必行。汽车的减重史不但是材料的发展史,也是汽车设计的精简史。汽车每减重10%,燃油效率提高6~8%;汽车整备质量减少100KG,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L;汽车重量降低1%,油耗可降低0.7%;电动车减重10%,续航能力增加5%-8%。
所谓汽车轻量化,是在满足汽车结构强度、刚度、振动噪声、被动安全性和耐久性条件下,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最优的结构形状和尺寸来有效减少汽车重量。现有侧围外板的最前端完全包住A立柱下加强件和A柱内板,使得侧围外板用料较多,不符合汽车轻量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侧围外板搭接结构,其能够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减轻侧围外板的重量,提高材料利用率,改善整车的动力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侧围外板的搭接结构,包括侧围外板、位于侧围外板内侧的A柱内板和位于侧围外板和A柱内板之间的A立柱下加强件,所述A立柱下加强件的后翻边与A柱内板的后翻边和侧围外板的后翻边搭接焊接,A立柱下加强件的前翻边内侧与A柱内板的前翻边搭接焊接形成腔体结构,所述侧围外板的前翻边内侧与A立柱下加强件的中部外侧搭接焊接。
进一步,所述侧围外板的中部设有向外侧突出的加强部。加强部的设置能够提高侧围外板的强度。
进一步,所述侧围外板的前翻边外侧固定有翼子板安装支架,为翼子板的固定提供安装点。
本实用新型由于侧围外板的前翻边与A立柱下加强件的中部外侧搭接焊接,使得侧围外板前部的焊接部位靠后,该侧围外板相对于现有侧围外板的尺寸更小,减轻了侧围外板的用料,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从而使得整车质量减小1KG,满足了汽车轻量化需求,改善了整车的动力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围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围外板搭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围外板,11—侧围外板的前翻边,12—侧围外板的后翻边,13—加强部,2—A立柱下加强件,21—A立柱下加强件的前翻边,22—A立柱下加强件的后翻边,3—A柱内板,31—A柱内板的前翻边,32—A柱内板的后翻边,4—翼子板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汽车侧围外板的搭接结构,包括侧围外板1、位于侧围外板1内侧的A柱内板3和位于侧围外板1和A柱内板3之间的A立柱下加强件2,所述A立柱下加强件的后翻边22内侧与A柱内板的后翻边32外侧搭接焊接,所述A立柱下加强件的后翻边22外侧与侧围外板1的后翻边11内侧搭接焊接,A立柱下加强件的前翻边21内侧与A柱内板的前翻边31搭接焊接形成腔体结构,所述侧围外板的前翻边11内侧与A立柱下加强件2的中部外侧搭接焊接。
所述侧围外板1的中部设有向外侧突出的加强部13,加强部13的设置能够提高侧围外板的整体强度,进而提高了整车A柱的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45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