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床医学用隔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24224.2 | 申请日: | 2018-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4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徐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倩 |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 |
| 代理公司: | 31310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靖 |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固定架 水管 本实用新型 隔离病房 活动杆 水箱 底面 病菌 传染 穿过 医护 隔离装置 活动安装 临床医学 内壁接触 内部相通 扇推拉门 外界相通 水平管 顶面 花洒 内壁 竖向 外周 病房 消毒 传播 配合 | ||
一种临床医学用隔离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前后两面与外界相通,固定架的内壁前后两侧分别活动安装两扇推拉门,固定架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水箱,水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水管的一端,固定架的一侧上部开设横向的第一通孔,水管的另一端从第一通孔内穿过,水管的另一端朝下且固定安装花洒,水管的水平管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均与水管内部相通,第二通孔内穿过一根竖向的活动杆,活动杆的外周分别同时与两个第二通孔的内壁接触配合。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隔离病房使用,隔离病房内的医护人员经过本实用新型的消毒,能够避免病房内的传染病菌被医护人员带出去,以免造成传染病菌在医院内传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淋雨领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临床医学用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即“亲临病床”之意,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但当患者患某些传染疾病时,需要隔离以免病菌在医院内传播,医护人员检查和诊断患者时也需要穿着隔离服以免受感染,但医护人员在治疗患者时,隔离服上难免会沾染病菌,当医护人员走出隔离病房后就有可能会将这些病菌带出隔离病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床医学用隔离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临床医学用隔离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前后两面与外界相通,固定架的内壁前后两侧分别活动安装两扇推拉门,固定架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水箱,水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水管的一端,固定架的一侧上部开设横向的第一通孔,水管的另一端从第一通孔内穿过,水管的另一端朝下且固定安装花洒,水管的水平管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均与水管内部相通,第二通孔内穿过一根竖向的活动杆,活动杆的外周分别同时与两个第二通孔的内壁接触配合,活动杆能沿第二通孔竖向移动,活动杆的一侧顶部开设竖向的条形透槽,活动杆的下部外侧开设齿槽,固定架的内壁一侧上部开设弧形槽,固定架的内部开设纵向的柱形槽,弧形槽与柱形槽内部相通,柱形槽的背面通过轴承连接螺杆的后端,螺杆的前端固定安装小齿轮,螺杆的外周螺纹安装螺母,螺母的背面固定连接弹簧的前端,弹簧的后端固定连接柱形槽的背面,螺杆从弹簧内穿过,弧形槽内固定安装大齿轮,大齿轮分别同时与小齿轮、活动杆啮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用隔离装置,所述的活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杆的上端,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拉环的外周顶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用隔离装置,所述的固定架的底部一侧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为倒L型结构,排水管的顶面与固定架内部相通。
如上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用隔离装置,所述的排水管内固定安装滤网,滤网的顶面与固定架的内壁底面平齐。
如上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用隔离装置,所述的固定架的内壁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数个导向环的外周一侧,活动杆从导向环内穿过,导向环的内壁分别开设数个凹槽,凹槽内分别活动安装滚珠,滚珠的外周均与活动杆的外周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用隔离装置,所述的推拉门为玻璃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倩,未经徐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42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材灭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感染移动式内科医用不锈钢消毒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