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电压的电加热温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3576.6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2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闫辉;王健安;刘德国;詹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泰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4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输出控制电路 电加热温度控制 电压判断电路 自适应 模/数转换电路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电源 电加热器 控制面板 控制器 电压输出端 温度传感器 信号输出端 电装置 信号线 电网 | ||
1.一种自适应电压的电加热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电网(1)和电加热器(2),电加热器(2)通过导线从电网(1)取电,其特征是:还包括控制器(3)、电压判断电路(41)、电压输出控制电路(42)、模/数转换电路(43)、控制面板(44)、控制器电源(5)和温度传感器(6),
控制器(3)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电压判断电路(41)、电压输出控制电路(42)、模/数转换电路(43)和控制面板(44);
控制器电源(5)通过导线从电网(1)取电,控制器电源(5)的电压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电压判断电路(41);
电压输出控制电路(42)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电加热器(2);
控制面板(44)包括输入设备和显示设备,控制面板(44)的输入设备和显示设备都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器(3);
温度传感器(6)的模拟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模/数转换电路(43)的模拟信号输入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电压的电加热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电压判断电路(41)包括开关变压器(71)、二极管(72)、第一电压判断电阻(73)、电感(74)、第一电解电容(75)、第二电解电容(76)、电压判断三极管(77)和第二电压判断电阻(78),
开关变压器(71)的初级线圈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电源(5)的电压输出端,开关变压器(71)次极线圈的一端分别连接串联二极管(72)的正极和第一电压判断电阻(73)的一端,二极管(7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感(74)的一端和第一电解电容(75)的正极,电感(7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解电容(76)的正极,
开关变压器(71)次极线圈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解电容(75)的负极和第二电解电容(76)的负极,
第一电压判断电阻(7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压判断三极管(77)的基极和第二电压判断电阻(78)的一端,第二电压判断电阻(78)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电压判断三极管(77)的发射极和第二电解电容(76)的负极,电压判断三极管(77)的集电极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器(3);
电压输出控制电路(42)包括第一输出控制电阻(801)、第二输出控制电阻(802)、第一输出控制三极管(803)、第一光电耦合器(804)、第二输出控制三极管(805)、第三输出控制电阻(806)、第四输出控制电阻(807)、第二光电耦合器(808)、第三光电耦合器(809)、第一双向可控硅(810)、第五输出控制电阻(811)、第二双向可控硅(812)、第六输出控制电阻(813)、第三双向可控硅(814)和第七输出控制电阻(815),
控制器(3)分别通过高压控制信号线(31)和低压控制信号线(32)连接电压输出控制电路(42),
第一输出控制电阻(801)的一端分别连接高压控制信号线(31)和第二输出控制电阻(802)的一端,第二输出控制电阻(80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输出控制三极管(803)的集电极和第一光电耦合器(804)的正极,第一输出控制电阻(80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输出控制三极管(805)的基极,第三输出控制电阻(806)的一端连接第一输出控制三极管(803)的基极,第三输出控制电阻(80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低压控制信号线(32)和第四输出控制电阻(807)的一端,第四输出控制电阻(80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输出控制三极管(805)的集电极和第二光电耦合器(808)的正极,第二光电耦合器(808)的负极连接第三光电耦合器(809)的正极,
第一光电耦合器(804)、第二光电耦合器(808)和第三光电耦合器(809)这三者的结构如下:包括正极、负极、光信号发射端、光电耦合端和电信号放大器,正极、光信号发射端和负极这三者依次连接,正极、负极和光信号发射端构成发射部,光电耦合端和电信号放大器这两者依次连接,光电耦合端和电信号放大器构成耦合部,
第一输出控制三极管(803)的发射极、第一光电耦合器(804)的负极、第二输出控制三极管(805)的发射极和第三光电耦合器(809)的负极这四者依次连接,
第一光电耦合器(804)的光电耦合端正对第一光电耦合器(804)的光信号发射端,第一光电耦合器(804)电信号输出端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双向可控硅(810)的控制端和第五输出控制电阻(811)的一端,
第二光电耦合器(808)的光电耦合端正对第二光电耦合器(808)的光信号发射端,第二光电耦合器(808)电信号输出端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双向可控硅(812)的控制端和第六输出控制电阻(813)的一端,
第三光电耦合器(809)的光电耦合端正对第三光电耦合器(809)的光信号发射端,第三光电耦合器(809)电信号输出端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双向可控硅(814)的控制端和第七输出控制电阻(815)的一端,
电加热器(2)包括电第一加热单元(21)和第二加热单元(22),
第一双向可控硅(810)的主电极甲分别连接第一加热单元(21)的一端、第六输出控制电阻(813)的另一端和第二双向可控硅(812)的主电极乙,第一双向可控硅(810)的主电极乙分别连接第五输出控制电阻(811)的另一端、第二加热单元(22)的一端和第三双向可控硅(814)的主电极甲,
第二双向可控硅(812)的主电极甲连接第二加热单元(22)的另一端,第二双向可控硅(812)的主电极甲还作为输出电压的一极,
第三双向可控硅(814)的主电极乙分别连接第七输出控制电阻(815)的另一端和第一加热单元(21)的另一端,第三双向可控硅(814)的主电极乙还作为输出电压的另一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适应电压的电加热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控制器(3)选用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泰仪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泰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35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构机床温度补偿终端系统
- 下一篇:一种温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