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浇带钢丝网模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2915.9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4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怀;姚正德;王涛;尹景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模 水平伸缩柱 底模支撑 加强钢板 丝网模板 钢丝网 后浇带 稳固 带钢 支腿 底座 左右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 高度调节 紧固机构 螺纹连接 施工效率 右钢丝网 支撑稳定 装配方式 伸缩 底模 紧固 拆卸 升降 变形 支撑 施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浇带钢丝网模板装置,包括侧模稳固单元、底模和底模支撑单元;侧模稳固单元包括:左钢丝网、左加强钢板、右钢丝网、右加强钢板、顶水平伸缩柱和底水平伸缩柱;底模支撑单元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支腿、位于所述支腿下方的底座以及用于将所述底座紧固于地面的紧固机构。优点为:(1)通过底部和顶部的水平伸缩柱对后浇带两侧的侧模(即钢丝网)进行支撑稳定,防止后浇带变形,支撑强度高,从而保证施工质量;(2)侧模稳固单元和底模支撑单元均采用螺纹连接装配方式,且其伸缩和升降高度调节方便,具有安装和拆卸过程简单的优点,从而方便工人操作,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后浇带模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浇带钢丝网模板装置。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后浇带模板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难点之一,目前,主要采用木模板沿着后浇带方向搭设落地式支模体系的方式。该种方式具有以下问题:后浇带模板安装和拆卸过程复杂,从而不方便工人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浇带钢丝网模板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浇带钢丝网模板装置,包括侧模稳固单元(100)、底模(200)和底模支撑单元(300);
所述侧模稳固单元(100)包括:左钢丝网(101)、左加强钢板(102)、右钢丝网(103)、右加强钢板(104)、顶水平伸缩柱(105)和底水平伸缩柱(106);在混凝土结构主体(400)之间形成后浇带(500);所述后浇带(500)的左侧壁设置所述左钢丝网(101),所述左钢丝网(101)的右侧设置所述左加强钢板 (102);所述左加强钢板(102)的顶部和底部均延伸到所述后浇带(500)的外面;所述后浇带(500)的右侧壁设置所述右钢丝网(103),所述右钢丝网(103) 的左侧设置所述右加强钢板(104);所述右加强钢板(104)的顶部和底部均延伸到所述后浇带(500)的外面;在所述左加强钢板(102)和所述右加强钢板 (104)之间的顶部位置设置所述顶水平伸缩柱(105);在所述左加强钢板(102) 和所述右加强钢板(104)之间的底部位置设置所述底水平伸缩柱(106);所述顶水平伸缩柱(105)和所述底水平伸缩柱(106)均包括水平转筒(1051)、左柱体(1052)和右柱体(1053);所述水平转筒(1051)的左侧具有正向外螺纹,其与所述左柱体(1052)右端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左柱体(1052)左端具有正向外螺纹,其与所述左加强钢板(102)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水平转筒(1051)的右侧具有反向外螺纹,其与所述右柱体(1053)左端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右柱体(1053)右端具有反向外螺纹,其与所述右加强钢板 (104)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底模(200)设置于所述后浇带(500)的下方,并且,所述底模(200) 的左右两侧边沿均延伸到所述混凝土结构主体(400)的下面;所述底模(200) 的中心区域具有用于容置所述底水平伸缩柱(106)的凹槽(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29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滚压机模具固定圈
- 下一篇:一种盾构管片模具用弯芯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