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未爆弹药聚能销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2291.0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1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裕春;武双章;王辛;张胜;毛益明;谢兴博;任俊凯;张军;陈勇;罗先南;姚淼;杨贵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5/04 | 分类号: | F42D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药 金属药型罩 销毁 射流能量 调整器 销毁器 主装药 组合式 聚能 壳体 本实用新型 爆燃 端盖 引燃 烧毁 解体 体内 非接触模式 底部连接 壳体顶部 壳体连接 可拆卸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未爆弹药销毁领域,具体地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未爆弹药聚能销毁器,包括:端盖、壳体、主装药、金属药型罩以及可拆卸的头部射流能量调整器;所述端盖位于壳体顶部并与壳体连接,壳体内下部设有金属药型罩,壳体内装有主装药,主装药的底部与金属药型罩的顶部相接触;采用冲击诱爆方式销毁未爆弹药时,壳体底部不设置头部射流能量调整器;采用爆燃解体或引燃烧毁方式销毁未爆弹药时,壳体底部连接头部射流能量调整器。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未爆弹药聚能销毁器对未爆弹药采用非接触模式进行就地销毁,可根据未爆弹药类型和销毁环境条件进行组合使用,实现对未爆弹药冲击诱爆、爆燃解体或引燃烧毁的处置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未爆弹药销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组合式未爆弹药聚能销毁器。
背景技术
经历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国家或地区,若干年后仍会有数目可观的未爆弹药被遗留下来;部队在军事演习、“三实”训练或新型弹种试验中,也会出现许多落地后不爆炸而形成的未爆弹药。由于未爆弹药特别是战后遗留的各类弹药,具有长期潜伏性及高度危险性,经常因人员触碰而发生未爆弹爆炸产生的意外伤害事件,威胁人民生命安全,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危害。
对未爆弹药的处置要求专业性非常强,处置过程风险性相当大、安全要求特别高。特别是对于一些安全性差、性能不稳定的未爆弹药,在挖掘、运输、销毁等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对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甚至给部队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安全、迅速地处置未爆弹药,是世界各国一直都在进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作为军队装备保障的重要力量,对废旧弹药实施安全高效销毁处理,积极研究探索销毁处置新技术,对于消除未爆弹药隐患、确保部队作业人员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非接触式聚能销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未爆弹药的销毁作业中,对现场作业人员而言,这是一种比传统集团装药诱爆作业更加安全可靠的销毁方法。从目前国内外已公开的技术文献对比分析可知,非接触式聚能销毁技术主要有两种类型:聚能射流型和爆炸成形弹丸型。聚能射流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可以对壳体壁厚较大的中、大口径未爆弹药进行诱爆式销毁;爆炸成形弹丸具有较宽的冲击脉冲阵面,但侵彻力相比射流较小,可对壳体壁厚较小的未爆弹药进行诱爆或引燃解体。
在某些情形下,特别是环境要求苛刻,如周围有需要保护的重要目标时,未爆弹药就不宜采用就地诱爆的销毁方法,而应采用弱爆炸或引燃解体的销毁作业方式。要达到这种作业效果,一般的聚能射流型销毁器无法实现,而爆炸成形弹丸型又无法满足不同口径未爆弹药的需求。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全新设计的非接触式聚能销毁器,可针对不同类型未爆弹药、满足不同销毁场地环境、实现非接触式安全销毁的聚能销毁器,以解决上述销毁场合的技术难题,实现一弹两用的非接触式操作,具备诱爆和引燃的双重功能,提升未爆弹药销毁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无涉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未爆弹药聚能销毁器,采用变锥角、变壁厚药型罩结构,利用炸药爆炸驱动,形成速度梯度大的聚能射流,组合头部射流能量调整器的使用,可实现未爆弹药的非接触、多模式(冲击诱爆、爆燃解体或引燃烧毁)销毁作业,克服了现有技术就地销毁未爆弹药的通用性差、安全性低和效率低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组合式未爆弹药聚能销毁器,包括:端盖、壳体、主装药、金属药型罩以及可拆卸的头部射流能量调整器;所述端盖位于壳体顶部并与壳体连接,壳体内下部设有金属药型罩,壳体内装有主装药,主装药的底部与金属药型罩的顶部相接触,主装药的顶部与壳体的上端平齐,雷管通过端盖的中心孔插入主装药内部;头部射流能量调整器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的底部;
采用冲击诱爆方式销毁未爆弹药时,壳体底部不设置头部射流能量调整器;采用爆燃解体或引燃烧毁方式销毁未爆弹药时,壳体底部连接头部射流能量调整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22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车
- 下一篇:一种线路走向设计用手持式快速测量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