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1984.8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8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胡锐;陈友咸;韦杰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迪隆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1/12;H01Q5/2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黄绍彬;詹仲国 |
地址: | 528131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路器 低频辐射振子 高频辐射振子 同轴电缆连接 反射底板 定向壁挂天线 同轴电缆接入 本实用新型 双频双极化 室内 印刻 通信效率 同轴电缆 输出端 紧贴 天线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低频辐射振子、高频辐射振子、若干PCB板、两个合路器、若干同轴电缆、反射底板,低频辐射振子印刻在PCB板上,并与同轴电缆连接,高频辐射振子印刻在PCB板上,并与同轴电缆连接,低频辐射振子与高频辐射振子的+45°信号经同轴电缆接入合路器,‑45°信号经同轴电缆接入另一合路器,合路器设置在PCB板上,输出端与同轴电缆连接;低频辐射振子和高频辐射振子置于反射底板,两合路器紧贴反射底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既能减少室内公共场所天线的安装用量,又可以满足通信效率,更好的覆盖所需要的区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通信±45°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大多数移动通信业务在室内产生,为增强室内通信网络信号强度,常规天线都是垂直极化由一个端口将信号引出进行覆盖,要增强通信网络强度只能多增加天线布局,这样不仅会给室内环境造成不美观,还会导致消防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还能在满足通信效率前提下,减少室内公共场所天线的安装使用量,更好地覆盖所需区域的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双频双极化室内定向壁挂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低频辐射振子(698-960MHZ)、高频辐射振子(1710-2700MHZ)、若干双面覆铜PCB板、两个合路器、若干同轴电缆、反射底板,其中低频辐射振子(698-960MHZ)以±45°角印刻在双面覆铜PCB板上,并与同轴电缆连接,同时高频辐射振子(1710-2700MHZ)以±45°角印刻在双面覆铜PCB板上,并与同轴电缆连接,低频辐射振子与高频辐射振子的+45°信号经同轴电缆接入合路器,同时-45°信号经同轴电缆接入另一合路器,合路器设计在双面覆铜PCB板上,输出端与同轴电缆连接;低频辐射振子和高频辐射振子置于反射底板,两合路器紧贴反射底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外壳的整体尺寸为295*180*70mm。
进一步地,所述低频辐射振子采用PCB设计在一块148*148*1mm的FR-4材质板上,材料介电常数ε在4.4-4.6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低频辐射振子设计为8字方型半波振子,根据公式L={λ0/C*0.5}/√ε,式中L:振子长度,λ0:频段中心频点,C:光速3*108m/s,ε:PCB板介电常数值:4.4-4.6,得到±45°振子长度L:148mm。
进一步地,所述低频辐射振子的振子高度根据公式:H=λ0/C*0.25~0.15,式中H振子总高,得到低频辐射振子高度50-56mm。
进一步地,所述低频辐射振子将两组8字方型半波振子以45°角印刻在PCB双面覆铜板上正反两面,-45°振子长度148mm,+45°振子长度148mm。
进一步地,所述低频辐射振子上±45°各设计一个接地点和一个馈电点,让其达到半波振子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低频辐射振子在半波振子对角设计耦合片来增强带宽,保证698-960MHZ频段驻波比满足要求。耦合片尺寸:长8~12mm、宽4~8mm、高0.3~0.5mm。耦合片与振子间距0.1~0.5mm。
进一步地,所述高频辐射振子采用PCB设计在一块55*55*1的PTFE材质板上,ε:材料介电常数值在2.2-2.5之间。高频辐射振子高度31-41mm。
进一步地,所述高频辐射振子的向上正面振子设计为8字型半波振子,向下反面耦合C型振子,将两组正面8字半波振子和反面4个C型耦合片以45°角印刻在PCB双面覆铜板上,-45°振子长度55mm,+45°振子长度5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迪隆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迪隆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19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