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抽检的抓棉机吸棉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21091.3 | 申请日: | 2018-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9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慧;宋瑞亮;白俊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平县豫龙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G7/12 | 分类号: | D01G7/12 |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罩体 滚筒 抓棉机 本实用新型 吸棉罩 槽口 侧壁 抓棉 大端 漏斗状结构 滚筒转动 空心结构 吸棉管道 质量抽检 轴线转动 上端口 体内部 棉料 轴向 纺纱 垂直 体内 棉花 外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抽检的抓棉机吸棉罩,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抓棉机抓棉质量抽检不便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罩体,罩体为大端朝下的漏斗状结构,罩体的上端口连接有吸棉管道,罩体的侧壁上安装有一个垂直于罩体轴线的滚筒,滚筒部分位于罩体内,部分位于罩体外,滚筒为空心结构且可绕其轴线转动,滚筒的侧壁上开有一个轴向的第一槽口,滚筒转动可使第一槽口在罩体内部和外部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对棉花进行抽检,便于准确的把控抓棉质量,保证整个纺纱过程中的棉料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抓棉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抽检的抓棉机吸棉罩。
背景技术
在棉纱纺纱过程中,抓棉是第一道工序,其目的是将原料棉捆开松梳打均匀,然后经吸棉罩和吸棉管道输送给后续工序进行处理,抓棉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工序的的工作质量,因此必须对抓棉机的抓棉质量进行监控;目前普遍采用观察的方式进行监控,例如申请号CN201220278958.3和申请号CN201520227383.6的两件专利中均公开了一种带观察窗的抓棉机吸棉罩,但是仅仅靠观察很难准确的把控抓棉的质量,致使抓棉质量不够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抽检的抓棉机吸棉罩,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抓棉机抓棉质量抽检不便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抽检的抓棉机吸棉罩,包括罩体,罩体为大端朝下的漏斗状结构,罩体的上端口连接有吸棉管道,罩体的侧壁上安装有一个垂直于罩体轴线的滚筒,滚筒部分位于罩体内,部分位于罩体外,滚筒为空心结构且可绕其轴线转动,滚筒的侧壁上开有一个轴向的第一槽口,滚筒转动可使第一槽口在罩体内部和外部之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对棉花进行抽检,便于准确的把控抓棉质量,保证整个纺纱过程中的棉料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注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滚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罩体1,罩体1为大端朝下的漏斗状结构,罩体1的上端口连接有吸棉管道2,罩体1的侧壁上安装有一个垂直于罩体1轴线的滚筒3,滚筒3部分位于罩体1内,部分位于罩体1外,滚筒3为空心结构且可绕其轴线转动,滚筒3的侧壁上开有一个轴向的第一槽口4,滚筒3转动可使第一槽口4在罩体1内部和外部之间切换。
为防止滚筒3转动时罩体1内的棉料从第一槽口4飞出,所述的罩体1的侧壁上安装有一个包裹在滚筒3外的半圆柱状的壳体5,壳体5的顶部开有一个第二槽口6,第二槽口6外安装有一个盖板7,盖板7可沿壳体5的轴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二槽口6的开启和封闭。
为方便抽拉盖板7,所述的盖板7上安装有一个拉手8。
为便于转动滚筒3,所述的滚筒3的转轴端部安装有一个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上方啮合有第二齿轮10,第二齿轮10的端面上安装有手柄11;第二齿轮10的轴可安装在壳体5或罩体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平县豫龙纺织有限公司,未经镇平县豫龙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1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预氧化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羽绒打散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