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绕线的电缆收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0700.3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3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秦红敏;赵东兵;胡荣;陈波;墙军;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融玖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 |
代理公司: | 重庆嘉禾共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0 | 代理人: | 谢丽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沙坪***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右立板 左立板 气缸 底座 工字轮 电缆收线机 电机 螺纹接入 位置处 绕线 斜槽 同一竖直平面 本实用新型 穿过 螺纹凹槽 上右立板 承重盘 从动轮 滑杆 滑块 螺杆 皮带 滚动 对立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便于绕线的电缆收线机,包括底座、左立板、右立板、气缸、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滑杆、螺杆、滑块、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皮带和工字轮。所述底座上设有左立板和右立板,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之间的底座前方设有两道供工字轮滚动的斜槽,所述斜槽之间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上设有放置工字轮的承重盘。所述左立板上与气缸处于同一竖直平面的位置处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过左立板,且第一连接杆的右端设有螺纹接入杆,所述右立板上与第一连接杆相对立的位置处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内设有与螺纹接入杆相配合的螺纹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穿过右立板并连接有从动轮,所述底座上右立板的右侧还设有第一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便于绕线的电缆收线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缆的生产过程中中,当需要收起电缆时,通常直接将电缆缠绕在工字轮上,但是现有收线机的主体部分一般都只有一个用于缠绕电缆的收线盘,由于电缆长度较长,在收起时很容易发生互相缠绕、纠连,这时需将缠绕的电缆理顺后才能继续盘绕,这样便使得电缆的盘绕非常不便。另外,在电缆盘缠绕完成后,需要将电缆盘卸下并存放至仓库中,但由于电缆盘上缠绕了大量电缆,从而体积较大,重量也相对较重,卸下以及搬运都极为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便于绕线的电缆收线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于绕线的电缆收线机,包括底座、左立板、右立板、气缸、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滑杆、螺杆、滑块、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皮带、以及工字轮。所述底座上设有左立板和右立板,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之间的底座前方设有两道供工字轮滚动的斜槽,所述斜槽之间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上设有放置工字轮的承重盘。所述左立板上与气缸处于同一竖直平面的位置处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过左立板,且第一连接杆的右端设有螺纹接入杆,所述右立板上与第一连接杆相对立的位置处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内设有与螺纹接入杆相配合的螺纹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穿过右立板并连接有从动轮,所述底座上右立板的右侧还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之间还设有滑杆和螺杆,所述滑杆和螺杆位于第一连接杆的后方,且滑杆位于螺杆的正上方,所述螺杆和滑杆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供电缆线通过的限位圈,所述滑杆与左立板和右立板连接的部位还设有感应装置,所述螺杆的右端穿过右立板并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感应装置之间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还固定有L型定位杆。
优选的,所述承重盘为内凹的U型结构,且承重盘的两侧边均为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为力矩电机。
优选的,所述便于绕线的电缆收线机,还包括工字轮,所述工字轮与第二连接杆接触的端面上设有与L型定位杆相配合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设有方便扭动的凸块。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螺纹连接,可以将工字轮夹持在左立板和右立板之间,且第二连接杆上的L型定位杆与工字轮上的定位孔相互配合,可以保证工字轮在收线过程中不会发生空转现象,进而保证了收线机的正常工作;同时,左立板与右立板之间的气缸和承重盘有利于工字轮的安装与拆卸,减少了人工劳动力,且拆卸都极为方便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字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承重盘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融玖电缆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融玖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07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