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釜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0687.1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8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任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施莱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梁永健;单蕴倩 |
地址: | 512029 广东省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悬挂杆 转动 釜体 反应釜盖 摆转杆 入料口 保证安全 承托盖板 一端连接 移动过程 自身轴线 顶端处 掉落 支撑 摆转 铰接 省力 弯折 人手 施加 移动 | ||
一种反应釜盖结构,包括釜体、摆转杆、悬挂杆和盖板;所述釜体的顶端处开设有入料口;所述摆转杆包括转动部和连接部;所述转动部连接于所述釜体,所述转动部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所述连接部朝所述入料口的上方弯折;所述悬挂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悬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的顶部铰接。在打开所述盖板并在移动所述盖板移动过程中,其是得到所述悬挂杆的支撑的,所以盖板的重量实际上由所述摆转所支撑,人手不用施加承托盖板的力,一方面能够省力,另一方面能够令盖板不会掉落,保证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釜盖结构。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中,很多原料必须在密闭的反应釜中才能反应得来,大部分原料需要通过反应釜人工加入,这样反应釜的盖子根据生产需要就得频繁开启或关闭。
由于反应釜盖自身重量很重,所以难以一次性对准反应釜的开口,而且反应釜盖落下的冲击力,也容易对开口造成一定的变形甚至损坏,造成反应釜盖不能很好地盖合住开口。而且,因反应釜盖很重,打开反应釜盖需要很大的力气,如果操作不当,容易打伤操作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太费力就能够打开盖板,且盖合上盖板时容易对准入料口的反应釜结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盖结构,包括釜体、摆转杆、悬挂杆和盖板;
所述釜体的顶端处开设有入料口;
所述摆转杆包括转动部和连接部;所述转动部连接于所述釜体,所述转动部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所述连接部朝所述入料口的上方弯折;
所述悬挂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悬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的顶部铰接。
优选的,还包括拉盘;
所述拉盘包括圆环部和多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圆环部的底部,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悬挂杆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部设置连接耳;
所述连接耳为圆弧形的杆状体,所述连接耳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盖板的顶部;
所述悬挂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圆孔,所述连接耳穿过所述圆孔。
优选的,还包括锁紧装置;
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多个锁紧件和锁紧盘;
所述锁紧盘为环状体,所述锁紧盘套于所述入料口的外侧;所述锁紧盘设置有多个下铰接缺口,多个所述下铰接缺口相互等间距设置;
每个所述锁紧件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下铰接缺口中,且所述锁紧件均与所述锁紧盘相互铰接;
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多个上铰接缺口;每个所述上铰接缺口分别对应每个所述下铰接缺口。
优选的,所述锁紧件包括铰接杆和扣紧部;
所述扣紧部呈圆环状;
所述铰接杆的一端铰接于锁紧盘,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扣紧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打开所述盖板并在移动所述盖板移动过程中,其是得到所述悬挂杆的支撑的,所以盖板的重量实际上由所述摆转所支撑,人手不用施加承托盖板的力,一方面能够省力,另一方面能够令盖板不会掉落,保证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施莱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施莱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06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反应釜冷却装置
- 下一篇: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