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污分离构筑物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9399.4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4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相灵;罗永亮;缪创业;魏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粤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付静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污管 排水区 集水池 入水口 侧壁 本实用新型 排水管 构筑物 进水管 格栅 合流 浮动 排水管位置 闭合 封闭组件 浮筒浮力 控制管道 阀门 相隔 排水 分流 封闭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污分离构筑物,包括集水池、格栅、雨污合流进水管、排水管、排污管、排污管入水口以及用于封闭排污管入水口的浮动封闭组件;所述格栅设置在集水池内部,并将集水池内部空间分成左右相隔的沉沙区和排水区,所述雨污合流进水管设置在沉沙区侧壁,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排水区侧壁,所述排污管设置在排水区侧壁且低于排水管位置,所述排污管入水口设置在排水区底部。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仅依靠排水对浮筒浮力的大小,控制管道浮动阀门的开启与闭合,实现雨污分流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污分离构筑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水体黑臭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民众对“洁净河流”的诉求和渴望愈加强烈。
城市需要处理的水分为自然雨水和城市污水两种,自然雨水的污染小,可直接排入城市河流系统,城市污水的污染大,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污染,需要将其收集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进行排放。而当雨天时,雨水也会进入污水收集系统,由于雨水不需进行处理,流入污水处理系统会增加处理成本,因此城市需要一种有效的雨污分流(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雨水可以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到河道,污水需要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水质达标后再排到河道里,这样可以防止河道被污染。)措施来对自然雨水和城市污水进行分离,从而分别进行处理。
黑臭水体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雨污混流排入河道造成的污染。在绝大多数城市,对雨污合流现状并没有实施分流措施,虽然极少地区对雨污合流管设置了分流装置,但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在截污弃流装置中设置电动浮动阀门,电动浮动阀门长期处于污水环境中很容易造成损坏,修理成本很高;且一般在晴或少雨季节,电动浮动阀门不需要维修;而在梅雨季节,电动浮动阀门损坏率较高,此时又不便维修,出现装置不能发挥其功能性作用的现象,这种完全依赖电控的装置可靠性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污分离构筑物,旨在保护城市河流水道环境。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雨污分离构筑物,包括集水池、格栅、雨污合流进水管、排水管、排污管、排污管入水口以及用于封闭排污管入水口的浮动封闭组件;所述格栅设置在集水池内部,并将集水池内部空间分成左右相隔的沉沙区和排水区,所述雨污合流进水管设置在沉沙区侧壁,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排水区侧壁,所述排污管设置在排水区侧壁且低于排水管位置,所述排污管入水口设置在排水区底部。
本实用新型利用浮动封闭组件在排水区内的浮动,在雨水量较大时,浮动封闭组件受浮力作用使得排污管入水口呈封闭状态,实现将雨水从排水管道排出的技术效果,在雨量小且不足以克服浮动封闭组件的重力时,排污管入水口呈开启状态,实现将污水从排污管道排出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封闭组件包括浮筒以及连接浮筒底部的浮动阀门,所述浮动阀门设置在所述排污管入水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阀门由耐腐蚀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阀门与排污管入水口的接触面,均设置为曲面,用以增大浮动阀门与排污管入水口的接触面积,以便于浮动阀门更好地挤压橡胶圈,达到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底端与集水池底壁留有间距,以便于泥沙在重力作用下,流至沉沙池,且该间距不可过大,否则不能有效起到拦截固体垃圾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上标有刻度,方便指示水位。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上设置有门,方便维护人员定期清理沉沙区和排水区的固体垃圾。
进一步的,所述雨污合流进水管向下倾斜设置,以便于水体克服管道阻力,在重力的作用下,流至集水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粤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粤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93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