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滑护膝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17955.4 | 申请日: | 2018-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3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 发明(设计)人: | 骆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贝莉针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1D13/06 | 分类号: | A41D13/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童健 |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护膝 平面螺旋线 防滑 护膝本体 本实用新型 运动过程 松紧口 夹层 弹簧 防滑作用 交错排布 紧密贴合 镜像结构 上下两端 扁平状 不变形 等螺距 胶结层 螺旋线 直立 滑落 筒状 变形 体内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护膝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容易变形、滑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滑护膝,包括一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呈筒状的护膝本体,所述护膝本体上下两端开设有大松紧口和小松紧口,所述护膝本体内壁设置有夹层,夹层内设置有与护膝本体紧密贴合且呈扁平状的防滑弹簧,所述防滑弹簧包括相互交错排布且互为镜像结构的第一平面螺旋线和第二平面螺旋线,所述第一平面螺旋线为等螺距等外径的螺旋线,所述第一平面螺旋线和第二平面螺旋线的两端通过胶结层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滑护膝优点在于在运动过程中保证护膝直立不变形,并具有防滑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滑护膝。
背景技术
护膝用于保护使用者膝盖的防护品,在现代体育运动中,护膝的使用时非常广泛的。膝盖既是一个在运动中极其重要的部位,同时又是一个比较脆弱容易受伤的部位,现在的护膝在较大冲击力后较大压力时难以对使用者进行有效的保护。人们在膝盖受伤时极其疼痛且恢复较慢,甚至个别人会出现下雨阴天就隐隐作痛的情况。
护膝的作用有三点,一是制动,二是保温,三是保健。膝盖部分是非常容易受凉的,很多膝关节的病都与膝盖受凉有关,尤其是在山上,山风又非常冷非常硬,往往腿部肌肉由于一直在运动会感觉到很热,而膝盖则由于没有肌肉运动,所以并不热,当人们感觉腿部散热很舒服的时候,其实膝盖是在受凉,这时如果是戴着护膝的话,护膝的保温作用就能体现了。
现有技术中的护膝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在运动时由于膝盖弯曲导致护膝一侧受拉另一侧受到挤压,从而导致护膝褶皱收缩需要人为不断调整,更有甚者使用时会从膝部滑落极其不便。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目前亟待发明一种防滑护膝能够保证在运动过程中使护膝保持原位并不产生褶皱变形,同时兼具防滑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滑护膝通过在护膝两侧设置防滑弹簧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滑护膝,包括一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呈筒状的护膝本体,所述护膝本体上下两端开设有大松紧口和小松紧口,所述护膝本体内壁设置有夹层,夹层内设置有与护膝本体紧密贴合且呈扁平状的防滑弹簧,所述防滑弹簧包括相互交错排布且互为镜像结构的第一平面螺旋线和第二平面螺旋线,所述第一平面螺旋线为等螺距等外径的螺旋线,所述第一平面螺旋线和第二平面螺旋线的两端通过胶结层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层材质为绒布。使用绒布可以增加穿戴的舒适性,绒布与护膝本体通过EVA热熔胶胶连。
进一步的,所述胶结层一端为热熔胶冷化形成的胶帽,另一端为注塑连接的塑料封头。设置胶帽和塑料封头可以避免弹簧的端部刺伤皮肤,胶帽可以方便使用者拿捏穿戴。
进一步的,所述护膝本体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定位髌骨的圆环花纹,所述圆环花纹与护膝本体一体成型。通过在表面设置定位的圆环花纹方便穿戴时将髌骨定位在圆环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弹簧的数量为两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防滑护膝通过在护膝两侧设置条状的防滑弹簧,该防滑弹簧可以受到四个方向的弹性力,尤其是膝盖弯曲方向受到更大的弹性力,通过防滑弹簧的弹性力可以有效的使护膝在运动过程保持原位并不产生褶皱变形,同时兼具防滑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贝莉针织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贝莉针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79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