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集完整根序细根的扇形取样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16620.0 | 申请日: | 2018-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5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 发明(设计)人: | 苏宇;尹海锋;康文斯;钟云;沈逸;吕倩;李贤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黄青 |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尺 伸缩杆 滑板 本实用新型 弧状滑槽 取样器 固连 内边 直径方向设置 采集 准确度 半圆环形 滑动连接 刻度观察 树干表面 植物根系 下表面 取样 刀具 研究 保证 表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集完整根序细根的扇形取样器,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角度尺和取样刀具,角度尺呈半圆环形,该角度尺的内边与植物树干表面相接,角度尺上设有滑板,滑板上表现设有刻度观察孔,滑板的下表面设有弧状滑槽,滑板通过弧状滑槽滑动连接在角度尺上;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设于角度尺远离内边的一侧,第一伸缩杆固连在角度尺的一端,第二伸缩杆固连在滑板上,且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沿角度尺的直径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可对同一株植物进行长期定位研究,保证植物根系研究的科学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采集完整根序细根的扇形取样器。
背景技术
细根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并维持自身正常生理活性的重要器官,也是森林地下生态系统极其活跃的部分。因此细根已成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学及全球变化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植物细根的生长、分布及其生理过程均发生在地下,因此难以获得全面客观的认识和了解。传统的细根样品采集方法(如挖掘法、土钻法等)只是集中在森林地表的某一点,无法采集到某生长空间内完整的细根,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根系分布的实际状况,造成研究结果的局限性和不准确性。
现有技术多应用土钻法对根系调查取样所需的样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然而,随着根系生态学学科的发展,以细根发育顺序以及着生位置(即根序)为基础的细根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功能研究已逐步被研究者认可和采用,传统土钻法受制于较小的采样面积,无法有效收集到植物完整根序;若采用整株或1/4样圆法挖掘植物根系,会造成样地的巨大破坏,且不能对目标树进行长期的定位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集完整根序细根的扇形取样器。该取样器可对同一株植物进行长期定位研究,保证植物根系研究的科学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集完整根序细根的扇形取样器,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角度尺和取样刀具,所述角度尺呈半圆环形,该角度尺的内边与植物树干表面相接,角度尺上的刻度为0°-180°,所述角度尺上设有滑板,所述滑板上表现设有刻度观察孔,滑板的下表面设有弧状滑槽,所述滑板通过弧状滑槽滑动连接在角度尺上;所述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设于角度尺远离内边的一侧,第一伸缩杆固连在角度尺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固连在滑板上,且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沿角度尺的直径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依次套接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两端均固连有固定钉齿,所述第二套筒远离第一套筒的一端固连有固定钉齿,所述第三套筒远离第二套筒的一端固连有固定钉齿,所述固定钉齿设于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的下表面上,且固定钉齿与第一套筒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套筒与角度尺固连;所述第二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一套筒与滑板固连。
所述取样刀具包括取样管和设于取样管上部的支撑杆,所述取样管顶端封闭,且取样管顶端与支撑杆采用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中部设有旋转手柄,所述支撑杆顶端设有定位圆盘,所述支撑杆顶端与手持横杆螺纹连接,所述手持横杆固定在定位圆盘上,所述手持横杆上具有击打圆盘,所述击打圆盘与支撑杆螺纹连接;所述取样管上设有观察窗。
上述扇形取样器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角度尺的内边贴紧树干表面基放置,根据取样研究的要求将滑板滑动至相应的角度,并调整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伸缩至要求的长度;然后将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上的固定钉齿固定于土壤中,这样角度尺、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共同为成了扇形采集区;最后通过取样刀具对扇形采集区内的植物根系进行取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6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