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弧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4034.2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1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漫漫;程晓军;陈丽华;施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祈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2 | 分类号: | B23K9/12;B23K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装置 传输装置 底座 待焊接件 弧焊装置 升降 机械焊接 人力成本 生产效率 传输带 机械臂 弧焊 自动化 传输 | ||
一种弧焊装置,包括:底座、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多个弧焊机械臂、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升降装置、设置所述升降装置上的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用于放置并传输待焊接件,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将所述传输带升降至任意高度。升降装置将位于传输装置上的待焊接件升降到任意一个高度,对工件的任意一个位置都可以实现机械焊接自动化,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弧焊装置。
背景技术
弧焊系统现在应用非常广泛,能够针对不同的零件,通过不同的工作程序来完成工件的弧焊焊接。相较于点焊工艺它更为柔性,设备成本更低,占地面积跟小,焊接更牢固。在弧焊工艺生产中,根据操作者,目前基本分为三类,人工上、下工件以及焊接,全人工弧焊生产模式;人工上、下件,机器人弧焊,人机交互的生产模式;机器人上、下件以及机器人弧焊的全自动弧焊生产模式,前两种生产模式,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第三种生产线模式,工序间传输目前主流的零件流转采用机器人、机械手、一体式输送线等方式输送,投资成本高、维护保养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弧焊装置,可以用机械手对上下工件、焊弧进行焊接,降低人力成本,生产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弧焊装置,包括:底座、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多个弧焊机械臂、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升降装置、设置所述升降装置上的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用于放置并传输待焊接件,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将所述传输带升降至任意高度;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四个升降气缸,四个所述升降气缸呈四角分布;
所述传输装置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升降装置上的传输底座、设在所述传输底座上的传输带,所述传输带用于承接并运输所述待焊接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升降装置将位于传输装置上的待焊接件升降到任意一个高度,对工件的任意一个位置都可以实现机械焊接自动化,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另外,所述传输带的运输长度为600mm。
另外,任意一个所述升降气缸的升降高度为150mm。
另外,所述传输带为皮带。
另外,所述传输带为链条。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弧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弧焊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设在所述底座1上的多个弧焊机械臂5、设在所述底座1上的升降装置、设置所述升降装置上的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用于放置并传输待焊接件,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将所述传输带4升降至任意高度。
升降装置将位于传输装置上的待焊接件升降到任意一个高度,对工件的任意一个位置都可以实现机械焊接自动化,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四个升降气缸2,四个所述升降气缸2呈四角分布。可稳定支撑传输装置,保持传输装置的平衡升降,保证焊接的稳定。升降气缸2贯穿底板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祈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祈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4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逆变式点焊机的电路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波齿垫氩弧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