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墙栽菇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13214.9 | 申请日: | 2018-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8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田;刘兵;刘留;宋卫东;王明友;柯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爱菲尔菌菇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盐城爱乐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8/62 | 分类号: | A01G18/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灵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6 | 代理人: | 张红素 |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托板槽 横梁 菇架 隔板槽 移动式 架体 隔板 本实用新型 多根立柱 滑动设置 万向轮 托板 横梁长度方向 拆卸方便 垂直设置 多层分布 间隔设置 插接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墙栽菇架,包括架体、托板、隔板和万向轮,其特征在于,万向轮安装在架体底部,架体由多根横梁和多根立柱围成,多根立柱与多根横梁插接,多根横梁呈多层分布且每根横梁上开设一道托板槽和间隔设置多道隔板槽,托板槽沿横梁长度方向,托板槽内滑动设置托板,隔板槽与托板槽垂直设置,每个隔板槽内滑动设置隔板。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墙栽菇架,可灵活确定菇架间距,拆卸方便,菌桩更换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式墙栽菇架。
背景技术
蘑菇墙式立体栽培是一种蘑菇高产种植技术,该技术将菌桩堆成墙状,由菌桩两侧出菇,具有占地面积小,菇体不沾泥等优点,但目前市场是并没有专门用于蘑菇墙式立体栽培的菇架,目前多采用人工制作菌桩,再将菌桩码放成墙,费时费力,同时无法根据蘑菇生长状况调整菌墙间距和无法单一更换某一菌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墙栽菇架,该菇架可随时调整菌墙间距,菇架拆卸方便并且可以更换菌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墙栽菇架,包括架体、托板、隔板和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安装在所述架体底部,所述架体由多根横梁和多根立柱围成,所述多根立柱与所述多根横梁插接,所述多根横梁呈多层分布且每根所述横梁上开设一道托板槽和间隔设置多道隔板槽,所述托板槽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所述托板槽内滑动设置所述托板,所述隔板槽与所述托板槽垂直设置,每个所述隔板槽内滑动设置所述隔板。
进一步地,每根所述立柱内侧沿所述立柱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横梁扣,每根所述横梁上间隔开有多个扣孔,所述扣孔与所述横梁扣插接。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安装在所述架体底部中部及四角,且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侧面倾斜设置多个加强骨。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及所述隔板呈镂空网状。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在所述架体上呈多层分布。
进一步地,多根所述立柱成对且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扣呈U形且向外侧翘起。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截面呈U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移动式菇架,立柱和横梁采用插接方式连接,隔板和托板与横梁滑动设置,拆卸方便;菇架底部连接万向轮,方便根据蘑菇长势调整菇墙间距;托板和隔板形成多个格室,菌桩位于格室内,菌桩彼此无作用力,方便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式墙栽菇架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式墙栽菇架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式墙栽菇架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式墙栽菇架插接部局部放大图。
其中,1-立柱;2-加强骨;3-横梁;4-万向轮;5-隔板;6-托板;11-横梁扣;31-托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爱菲尔菌菇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盐城爱乐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盐城爱菲尔菌菇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盐城爱乐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32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墙栽培菇架
- 下一篇:一种香菇养殖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