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波形片成形过程中横向抑制回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1614.6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3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李海林;廖宏谊;黎清宁;宁辉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2/06 | 分类号: | B21D22/06;B21D37/1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运萍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形片 定位销 回弹 成形过程 回弹装置 螺杆转动 上位机 装配孔 子片 动力机构驱动 轨道传送装置 驱动 测距模块 冲压工艺 冲压装置 二次挤压 辅助装置 驱动波形 施加压力 滑动 常规的 滑动座 挤压板 进给量 成型 靠拢 配合 | ||
一种波形片成形过程中横向抑制回弹装置,包括抑制回弹辅助装置、轨道传送装置、核心冲压装置和上位机,在常规的冲压工艺结束后,增加了一项横向抑制回弹工骤,通过第一动力机构驱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驱动滑动座滑动,从而驱动第一定位销向第二定位销靠拢,在上位机和测距模块的控制下,精确控制进给量,通过第一定位销与第二定位销对成型后的波形片的子片的两装配孔施加压力,从而驱动波形片上两个装配孔靠近,配合挤压板模块对波形片的子片进行二次挤压,最终实现抑制波形片回弹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配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离合器从动盘用波形片成形过程中抑制回弹的装置。
背景技术
波形片因在其圆弧边缘分布有近似正弦的波形而得名,它作为汽车离合器从动盘总成的关键弹性零部件,其主要特点是两边的成形部位具有一定的弯曲高度,而中间相互平行的平面上冲裁有装配孔,并可通过铆钉连接于从动盘总成的两片干式摩擦片之间。其中,两平行面之间的距离称为波形片成形高度,其精度要求是设计的重要功能参数指标,其弯曲成形质量的优劣,也直接影响了离合器从动盘总成的装配厚度尺寸、轴向压缩性能以及端面跳动误差。然而,波形片产品通常采用65Mn(对应进口材料为CK75)通过冷冲压成形,该材料屈服强度与弹性模量的比值较大,塑性成形性能偏低,容易在弯曲成形过程中产生回弹;而回弹问题的存在也必将影响波形片成形高度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因而增加了波形片冲压模具的设计难度,及试模、修模次数;虽然近些年,有限元软件分析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汽车零配件冲压模具的开发周期,但在涉及实际参量过多、原材料厂家更换和压力机等设备更新的环境下,有限元分析技术在对冲压模具进行辅助指导时,参数误差范围有所反复,因此,波形片弯曲成形模的设计及修正一直被视为一个难点。
目前,大部分生产厂家在波形片冲压模具设计时,由于回弹力的影响,针对不同型号波形片,试模采用的初始模具深度一般是对应产品成形高度的2-5倍,然后再根据实际加工情况修模,从而满足精度要求;然而在前期确定初始参数值时,除了经验以外,还需要借助回弹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增加了技术人员的负担。
对此,为了降低波形片冲压模具模芯结构参数的设计难度,迫切需要优化模具结构设计以直接在成形过程中尽可能抑制回弹的影响,从而以波形片产品要求成形高度的最大误差范围为模具结构参数,直接指导模具设计,而本实用新型即提出一种在波形片成形过程中,可横向抑制回弹的方法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波形片成形过程中横向抑制回弹装置,具有抑制波形片在成型过程中的回弹的作用。
为了减少修模次数,降低弯曲回弹理论计算值或有限元分析模拟值与实际生产中回弹参量的误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波形片成形过程中横向抑制回弹装置,包括抑制回弹辅助装置、轨道传送装置、核心冲压装置和上位机,所述核心冲压装置包括压力机和下模模块,下模模块固定装配在压力机的工作平台上,所述下模模块包括下模座和凹模,凹模固定装配在下模座顶部;
所述抑制回弹辅助装置包括挤压板模块、蜗轮蜗杆机构和测距模块,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机构和螺杆,第一动力机构与压力机的工作平台固定装配,螺杆的一端与第一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装配,螺杆的另一端延伸至下模座内部,螺杆螺接有滑动座,滑动座顶部固定装配有第一定位销,凹模顶部开设有长圆孔,第一定位销穿过长圆孔延伸至下模模块上方,长圆孔与螺杆平行设置,凹模顶部固定装配有第二定位销,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和螺杆的中心轴共面设置,且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平行设置;
所述挤压板模块包括立柱、传动轴、弧形挤压板和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立柱固定装配在下模座顶部,所述立柱与传动轴转动装配,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与立柱固定装配,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固定装配,所述传动轴与弧形挤压板固定装配,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分别与上位机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16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钣金冲压工装
- 下一篇:逆变器门板模具拉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