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开关检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11221.5 | 申请日: | 2018-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1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今电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5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探头 检测器 密封圈 检测 密闭腔 壳体 密闭组件 气体开关 开口处 开口 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 气体检测器 穿过 弹性材质 紧密贴合 可拆卸的 外界隔绝 油脂混合 灵敏度 封堵 结块 取下 套接 外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开关检测器,涉及气体检测器领域,包括检测器壳体,检测器壳体上固定连接有检测探头,检测器壳体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密闭组件;密闭组件包括隔绝罩,隔绝罩的一端开设有密闭腔,密闭腔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圈;密封圈为弹性材质,其中部开设有供检测探头穿过的开口,当检测探头穿过密封圈时,密封圈的开口处紧密贴合检测探头外围,并封堵密闭腔的开口。检测探头使用完毕清理过后,可将检测器壳体上的密闭组件取下并套接在检测探头上,密封圈将密闭腔内的检测探头与外界隔绝,隔绝了空气和灰尘,检测探头可以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空间内,避免油脂混合灰尘并结块,使得探头保持灵敏度,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器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气体开关检测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气体绝缘组合电气设备以其安全可靠、绝缘性能高、维护工作量小、使用寿命长等优势而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但与气体卷圆组合电器设备日益增多相对应的是,由于现场安装程序不规范、密封件老化、生产工艺把关不严等原因,设备在运行中发生气体泄漏事件也在不断增多。为防止气体泄漏过多导致主绝缘降低,引发电气设备事故,在日常工作中,只要一发现电气设备存在气体泄漏征兆(气体压力异常降低),就必须立即对电气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漏、尽快查找出漏气点,以便对漏气故障进行及时处理。
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7379671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SF6检测装置,包括SF6检漏仪,SF6检漏仪的上端安装有检测探头,检测探头的表面套接有罩体,罩体的上端两侧安装有卡接块,卡接块贴合在检测探头的表面上,卡接块的两侧表面均设有卡嵌柱,罩体的内部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检测完毕后检测探头直接放置在外界环境中。
上述专利中的六氟化硫检漏仪存在一个问题,当检测探头放置在外界环境中时,外界油脂会吸附在探头上,且使用汽油、松节油、矿物油等溶剂清理探头后也会有油脂残留,检测探头上的油脂吸附灰尘,时间一长容易结块,不便于清理,长时间积累后降低仪器灵敏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探头闲置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油脂混合灰尘后清理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开关检测器,其具有能够将探头放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存储的优点,减缓仪器灵敏度降低的速率,延长探头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体开关检测器,包括检测器壳体,所述检测器壳体上固定连接有检测探头,所述检测器壳体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密闭组件;
所述密闭组件包括隔绝罩,所述隔绝罩的一端开设有密闭腔,所述密闭腔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为弹性材质,其中部开设有供所述检测探头穿过的开口,当所述检测探头穿过所述密封圈时,所述密封圈的开口处紧密贴合所述检测探头外围,并封堵所述密闭腔的开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体开关检测器的检测探头使用完毕清理过后,可将检测器壳体上的密闭组件取下并套接在检测探头上,密封圈将密闭腔内的检测探头与外界隔绝,隔绝了空气和灰尘,检测探头可以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空间内,避免油脂混合灰尘并结块,使得探头保持灵敏度,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器壳体上固定连接有柔性材质的定型管,所述检测探头固定连接在所述定型管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柔性的定型管可以支撑检测探头检测难以接近的区域,且定型管可以弯曲,不需要将密闭组件取下就可将检测探头伸入密闭腔内,便于收纳。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器壳体上固定连接有夹持架,所述隔绝罩卡接在所述夹持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探头与隔绝罩分离后,隔绝罩可以继续卡接在检测器壳体上,隔绝罩整体较小,随意放置容易遗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今电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今电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12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