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轨列车进出库自动辅助导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7831.8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1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石宏;周宇冠;袁浩;孙春光;杨晓宇;江智鹏;贺捷;邓文杰;赵春光;吴琼;王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0 | 分类号: | B61B1/00;B61L3/08;B61L1/02;B61L2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王福新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入库 光学传感器 自动辅助 停车线 列车 本实用新型 导引系统 接收控制中心 位于一条直线 信号接收器 控制中心 信号发射 接收源 入口处 线连接 转弯处 导引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轨列车进出库自动辅助导引系统,结合平行的若干停车线和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出入库线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智轨列车(3)上的用于发出出入库信号的信号发射接收源(1)和用于接收控制中心信息的信号接收器(2),每条所述停车线上靠近与所述出入库线连接的转弯处均设有用于感应所述停车线上是否停有车辆的光学传感器,每条所述出入库线的入口处同样设有用于感应所述出入库线上是否停有车辆的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中心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列车出入库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并实现自动辅助导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轨列车导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轨列车进出库自动辅助导引系统。
背景技术
智轨列车是一种双向行驶的多编组胶轮车辆。它采用全轴转向控制技术,并通过主动安全控制、车载信号控制、机器视觉等对行驶进行电子约束,实现在虚拟轨道下的类轨道行驶。智轨系统具备噪音小、振动低、加减速快、爬坡能力强、维修费低、转弯半径小(最小为15m)等特点,是一种先进、经济、环保的交通方式。智轨列车无需铺设物理轨道,采用虚拟轨道的方式,引导车辆行驶。采用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铺轨量,还可以减少车辆基地内道岔数量。
由于智轨列车停车场内由于虚拟股道线过多,从而导致列车识别精度不高,列车出入库会出现由于识别错误导致的失误,给列车出入库增加了困难。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进出库房大多数采用的是利用钢轨导向,人工驾驶为辅的方式。
利用这种方法,不仅加大了建设周期,还增加了建设成本。同时在列车进出库房时,需要司机辅助列车进出库房,不但增加了运营成本,还不便于管理。因此,目前亟待设计一种列车进出库自动导引系统,来解决当前的列车进出库房时人工驾驶所带来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轨列车进出库自动辅助导引系统,设置在车体上的信号发射接收源和信号接收器,停车线和出入库线上设有用于感知停车线和出入库线上是否有车辆的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控制中心和信号接收器三者的协调配合,来辅助完成智轨列车的进出库作业,解决由于虚拟股道线过多,从而导致列车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以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轨列车进出库自动辅助导引系统,结合平行的若干停车线和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出入库线设置,包括设置在智轨列车上的用于发出出入库信号的信号发射接收源和用于接收控制中心信息的信号接收器;
每条所述停车线上靠近与所述出入库线连接的转弯处均设有用于感应所述停车线上是否停有车辆的光学传感器,每条所述出入库线的入口处同样设有用于感应所述出入库线上是否停有车辆的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中心连接,用于将停车与否的信息反馈给所述控制中心以引导列车的出入库。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传感器上均设有摄像头,所述停车线上的光学传感器的摄像头对准所述停车线入库的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出入库线上的光学传感器的摄像头对准所述入库的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若干个,其中设于所述停车线上的所述光学传感器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设于所述出入库线上的传感器间隔设于一条直线上。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智轨列车进出库辅助导引系统,设置在车体上的信号发射接收源和信号接收器,停车线和出入库线上设有用于感知停车线和出入库线上是否有车辆的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控制中心和信号接收器三者的协调配合,来辅助完成智轨列车的进出库作业,解决由于虚拟股道线过多,从而导致列车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以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78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的车辆辅助制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有轨电车车站与地铁换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