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GIS交流耐压试验击穿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07726.4 | 申请日: | 2018-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6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伟;罗容波;王俊波;李慧;唐琪;黎小龙;武利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8C17/02;G08C23/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接收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 传感器 红外遥控模块 交流耐压试验 声光报警模块 电源模块 击穿检测 控制模块 显示模块 压片陶瓷 本实用新型 近距离报警 多组设置 无线连接 终端无线 电连接 待机 击穿 调试 终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GIS交流耐压试验击穿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压片陶瓷传感器、显示模块、电源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红外接收模块、红外遥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终端;所述的控制模块分别和压片陶瓷传感器、显示模块、电源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红外接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和终端无线连接;所述的红外接收模块和红外遥控模块无线连接,所述的传感器多组设置。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工作人员进行调试操作,同时能够实现GIS击穿后的远、近距离报警,待机时间长,易于大规模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GIS交流耐压试验击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按照交接规程的规定,110kV及以上GIS均需要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在交流耐压试验过程中经常出现击穿现象,出现击穿现象后无法快速确定击穿位置,而GIS解体需要的成本高、时间长,因此快速定位击穿点十分重要,而目前GIS击穿定位装置主要采用超声波原理,装置复杂、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进行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GIS击穿定位装置安装复杂,成本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GIS交流耐压试验击穿检测装置。
为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GIS交流耐压试验击穿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压片陶瓷传感器、显示模块、电源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红外接收模块、红外遥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终端;所述的控制模块分别和压片陶瓷传感器、显示模块、电源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红外接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和终端无线连接,所述的红外接收模块和红外遥控模块无线连接;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多组设置。
首次进行使用时,启动电源模块为装置供电,通过红外遥控模块控制装置的启动,红外接收模块接收到启动信号后将信息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随之启动,工作人员检测各模块是否工作正常。正常工作时,多组压片陶瓷传感器安装在GIS的各金属表面上检测金属表面的振动情况,若GIS发生击穿时,金属表面会发生震动,压片陶瓷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振动幅值传输给控制模块,若振动数值达到一定的阈值,控制模块则判定GIS发生击穿,控制模块控制声光报警模块启动;同时,控制模块通过不同压片陶瓷传感器检测到同一振动信号的时间差来判断击穿位置的方向,并将压片陶瓷传感器接接收到信号号的顺序其显示在显示模块中,方便现场的工作人员查看。同时,无线通信模块将GIS击穿信息发送到终端,避免现场没有工作人员时无人发现GIS发生击穿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模块采用STM32芯片。
优选的,所述的声光报警模块采用声光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的显示模块采用LCD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采用4G通信。
优选的,所述的终端采用手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工作人员进行调试操作,同时能够实现GIS击穿后的远、近距离报警,待机时间长,易于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77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