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流线预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6645.2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9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雄;尹声治;王磊;王馥泉;方红斌;袁叶叶;杨亮;吴显青;厉建昊;唐磊;方源;李吕满;李钊;何亮;周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角板 引流线 固定器本体 连接绳 预固定 本实用新型 合拢 铰链铰接 引流线夹 方管形 固定器 斜对角 掉落 塔身 线夹 分隔 对称 相抵 挂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引流线预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和连接绳;固定器本体为方管形,其沿斜对角被分隔为对称的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所述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的一端相抵接,另一端通过铰链铰接;所述连接绳一端与所述固定器本体连接,另一端设有挂钩。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引流线预固定器,通过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将两根引流线夹住固定,且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合拢后引流线不会掉落,通过连接绳将固定器本体与塔身连接后,固定器也不再需要人手持,从而两根引流线的线夹安装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相比现有两人安装而言,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引流线预固定器。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检修作业过程中,需要将拆除的引流线恢复。由于转角耐张塔引流线较长,需要两个作业人员配合,其中一人固定两根引流线后,另一人才能完成紧线夹作业,比如一人先将两根引流线并拢握住,另一人再用线夹将两根引流线固定。这种方式存在作业效率低,耗费人力的缺陷,虽然现有的引流线线夹有很大改进,但通常是通过改变引流线夹的结构使引流线夹的具体安装更便利,并没有这种安装线夹前将两根引流线并拢的安装辅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引流线预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和连接绳;所述固定器本体为方管形,其沿斜对角被分隔为对称的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所述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的一端相抵接,另一端通过铰链铰接;
所述连接绳一端与所述固定器本体连接,另一端设有挂钩。
进一步,所述第一直角板上设有固定带;所述第二直角板上设有固定钉;所述固定带末端为自由端,且固定带上设有与固定钉配合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固定钉末端设有弯曲部或凸起球。
进一步,所述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相抵接的一端设有圆倒角。
进一步,所述连接绳设于所述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铰接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固定器本体重心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引流线预固定器,通过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将两根引流线夹住固定,且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合拢后引流线不会掉落,通过连接绳将固定器本体与塔身连接后,固定器也不再需要人手持,从而两根引流线的线夹安装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相比现有两人安装而言,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线预固定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合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第一直角板和第二直角板分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引流线预固定器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连接绳;2、第一直角板;3、第二直角板;4、挂钩;5、固定带;6、固定钉;7、引流线;8、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66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